說到這裡,古代的哺乳跟現代也是不一樣的,現代人更多是選擇自己來對孩子進行哺乳,然而在古代,卻是有著專職的乳母的。對於陸府這樣的家庭來說,早就已經給許氏找好了乳母。

歷史上,來自下層的乳母,早就是貴族生育活動中的服務人員。從東漢到北魏,甚至出現皇室乳母干政的現象。唐宋之間,僱用乳母的階層似乎有下移的傾向,即不再限於皇室及大貴族。在敦煌壁畫中,亦可見一般家庭中的乳母身影。圖一三為出自盛唐31窟的乳母圖,畫面為一小院,院內有一簡陋的小屋,屋內一婦女席地而坐,或為孩子的生母;而另一抱著孩子的婦女,身材十分豐滿,露出雪白的胸脯,她應該是孩子的乳母。乳母成為宋代送子女神身邊的標配,正說明即使在西南一隅的大足,乳母也已成為當地中上層家族常見的服務人員。

宋代乳母的題名亦見於大足石刻。大足北塔50號有紹興二十二年知瀘州馮楫全家的捐建題記。題記詳記馮楫全家人的官銜、年齡,後曰:“奶子等任氏二孃年二十五歲,達妳吳氏年二十歲,虎妳□氏年三十六歲,佛保妳王氏年二十八歲,楊僧妳文氏年二十六歲,閏師妳王氏年三十歲,佛兒妳鄧氏年二十八歲”。所謂“妳”即“奶”的異體字,為乳母的俗稱。佛保、楊僧、閏師、佛兒皆見於馮家孫男孫女名,則馮家同時僱有六名乳母,每個孫兒女都各有乳母,數量十分驚人,而且孩子達九歲,乳母仍未離開主家。乳母普遍進入宋代士大夫家庭,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乳汁自血產出,“產乳眾則血枯殺人”。“且世俗之家,婦人產後復乳其子,產既損氣已甚,乳又傷血至深,蠹命耗神,莫極於此。”中上層婦女不肯自己哺乳主要還是為了保住自身的健康。《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亦有同樣的表述:“佛告阿難:‘汝今將此一堆枯骨分作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輕。’……世間女人,短於智力,易溺於情,生男育女,認為天職,每生一孩,賴乳養命,乳由血變,每孩飲母八斛四鬥,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現黑色,其量亦輕。’”文化本會相互影響,佛教有關變文,反過來又會使婦女更深信哺乳傷身的傳言。

此時,言氏從房間裡走了出來,和陸盱聊了起來,顯然,母親言氏對於這一胎是女兒也是十分高興。隨後陸盱走到陸皓面前交代了幾句,就帶著言氏回房休息去了,看樣子,他們應該是從昨天深夜,也就是陸垚睡下去沒多久就守在這裡了。陸垚應該是因為昨天練功過度,導致睡得非常熟,後半夜就沒有起來,可能陸盱也是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所以讓棠溪守在門口,等陸垚醒了再帶他過來。

陸垚見沒什麼事,孩子也順利生產,於是就要帶著棠溪離開,畢竟剩下的事情,就是陸皓需要做的了。

不成想,大哥陸皓倒是叫住了陸垚,說道:“你嫂子跟我商量了一下,這陸家上下,要說官當得最成功的,那肯定是咱爹,但是要說最文采,才華最高的,應該就是你了。”

這大哥平日裡對自己也不怎麼誇獎,今天這是怎麼了,突然誇起自己來了,陸垚知道,這肯定是有事要找自己商量。

陸皓繼續說道:“我們兩個的意思,這女孩是你侄女,這名字呢,就讓你來取好了。”

陸垚有些驚訝,通常古人取名字這可是個大事。

宋代寶寶出生後、父母或者祖父母會給他取一個乳名。

有些乳名很稚致很好聽。例如蘇軾乳名“同文”,蘇辱敲乳名“卯君”,蘇轍的二兒子蘇適乳名“阿羅”,黃庭堅的獨生子黃相乳名“小德”,王安石的大女兒乳名“伯姬”,歐陽修的長子歐陽髮乳名“僧哥”,陸游的伯父陸宦乳名“馬哥”。男孩子乳名裡帶一“哥”字,是江南地區固有的風俗,就像魯迅小時候被叫作“迅哥”一樣。

而女子取名,通常情況下乳名會取疊音名,而大名則比較正軌。在宋朝士大夫眼裡,疊音名字跟“三從四德’,不搭界,只能在女孩小時候使用,一旦到了出嫁年齡,父母必須另給她取一個“規規矩矩”的名字,否則就不好意思把女兒的名字往婚書上寫,以免被婆家看不起。

凡是出身於士大夫階層的女子,長大之後幾乎沒用疊音名的,而且她們的名字都非常嚴肅,嚴肅得簡直不像是女性的名字。例如蘇東坡的結髮妻子名叫王弗,王弗死後,老蘇又娶了王弗的妹妹王閏之。王弗、王閏之,中規中矩,非常男性化的名字,一看就是大名。黃庭堅有個女兒,大名黃睦。辛棄疾有兩個女兒,分別叫辛困、辛秀,也都是非常嚴肅的名字。她們有小名沒有?肯定有,說不定還是疊音名,但是成人以後就不再使用了。因為按照宋朝的風俗習慣,只有下賤女人才會一輩子使用疊音名。這裡的下賤女人主要是指從事的職業比較低賤,例如妓.女、歌伎、小妾、‘廠鬢,以及宮廷裡最低等級的繽妃等。

李師師一生都用“師師”這個疊音名,她是妓.女。蘇小小一生都用“小小”這個疊音名,她也是妓.女。

也就是說,疊音名在宋朝是把雙刃劍:它可愛,動聽,適合被父母拿來稱呼幼年的女兒;同時它又散發出風塵的味道,往往淪落為妓.女和妾侍的身份標籤。

當然,取名也是有要避諱的情況。古代人把名字看得很重,君王的名字、上司的名字、長輩的名字、父母的名字,都要避諱,不但不能寫,而且不能說,取成名字就更不應該了。這種情形跟歐美習俗完全相反,人家父親叫尼古拉,兒子還可以叫尼古拉,孫子繼續叫尼古拉,祖孫三代都可以重名,而在中國,父輩用過的名字,子孫輩一般是不能再用的,否則就犯了名諱。

宋朝父母給孩子取名,好聽不好聽倒無所謂,最關鍵是要避免觸犯名諱。比如說宋太祖名叫趙匡胤,此後宋朝皇帝的名字裡都不可能再出現“匡”字或者“胤”字,貴族以及百姓的名字裡同樣不能出現這兩個字。

宋朝皇帝有很多,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項……每一代皇帝的名諱都不可以觸犯。

宋朝人有時候還會接到特別通知,不能觸犯皇后、太后、太后他爹等的名諱。宋仁宗登基時,劉太后垂簾聽政,把父親劉通的名字定為官諱,禁止人們取同樣的名字。宋哲宗登基時,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又把父親高遵甫的名字定為官諱。“遵甫”是兩個字,避諱起來太難,好在太皇太后格外開恩,讓人們只避一個“甫”字。

陸垚仔細思考片刻,便說道:“不如,乳名就叫巧巧吧,巧字有玲瓏之意,我剛才看侄女的面容,覺得她日後定是一個傾國傾城的女子,取這個名字,也是希望她日後能夠繼承你的八面玲瓏。”

這一番誇獎下來,弄得陸皓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只不過看樣子,陸皓對於陸垚取得這個名字並不是十分滿意,陸垚自然知道,陸皓詢問自己的,肯定是要在日後給侄女取的大名。

“若是大名,就叫婉懿,如何,這其中的含義,等到侄女懂事了,我自會告訴她。”

“婉懿,這名字不錯。”陸皓雖說不知道陸垚取這名字的含義,但是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也是一個不錯的名字。

於是,陸垚的這個侄女,名字就是陸婉懿了,只不過,現在她還小,府上人都應該喚她為巧巧。

“還有一事。”陸皓繼續說道:“我打算,辭官不做了。”

“什麼?”陸垚有些驚訝“這事情,你跟爹說了麼?”

“說過了。”陸皓點頭說道“我覺得,你日後一定是要進入到朝堂當中的,別的不說,你的成就一定會比我大,這一點你不用否認。既然都是一家人,我跟爹商量了一下,其實我對於當不當高官的追求沒有那麼大,現在又有了女兒,我更想多抽出時間來陪在她們身邊。”

陸垚知道,陸皓之前是十分意氣風發的,他之所以做這個選擇,實際上是在為自己鋪路,而他是做出犧牲的那個。

陸皓繼續說道:“我打算,辭官不做之後,專心跟你嫂去打理你的錢莊,然後我們自己在做一些小買賣,到時候你給我們出出主意,這買賣是我的,我不做官,自然不會連累到你。”

陸垚看著陸皓說道:“大哥,你這麼做,是為了我……”

陸皓擺擺手,說道:“你可別這麼想,其實一開始我就不想做官,只不過當時你確實不成氣候,爹只能讓我做他的接班人,現在你出人頭地了,我自然也就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