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四十五章 新陣型(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對於如此精細的戰術要求,在實戰中,只有個人能力出色且技戰術素養極高的中前場球員才能夠完美的實現主教練的戰術安排。前北.京國安隊主教練施密特之所以能夠選擇442碟型中場,前提是他的隊員具備足夠出色的球技與較高水平的戰術素養。
因為442蝶形中場屬於442陣型這一大類,因此他在場上可以透過調整1~2名球員的位置,非常輕鬆的完成變陣、變體系,以此來彌補陣型自身固有的缺陷。
為了彌補此套陣型在防守時邊路的弱勢,兩名攻擊型中場,會選擇向邊路拉開,而此時鋒線上的球員回撤至中路,填補前腰位置上的空缺。
透過兩名攻擊型中場的回撤442蝶形中場可以轉化為442平行中場,蝶形中場是一套偏向進攻的陣型,而平行中場則是一套注重防守,主打防守反擊的陣型。主教練可以透過對場上比賽局勢的觀察總結,對球隊的陣型進行相應的部署,當球隊體力不支,且控球慾望不足時,球隊可以主動回收落位變陣442平行中場陣型;而當對手處在被動的情況時,本方可以再次將陣型轉化為442蝶形中場,加強中前場的進攻力度。
當本方球員大幅度的壓上進攻時,邊後衛作為442蝶形中場陣型裡唯一處在邊路通道上的球員,當然也會參與其中。此時我們發現,在邊後衛身後暴露出巨大空當,一旦對手將皮球長傳打向這裡,本方的中後衛必須透過橫移來進行補位,而一旦補位失誤,對手很有可能直接突入禁區取得進球。
因此採用442蝶形中場陣型的主教練在賽前進行防守方面的部署時,一定要對如何消除邊路空當這一問題,進行深刻的研究討論。
邊後衛在442蝶形中場陣型下的站位還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站位太過靠前,本方後腰與中後衛必將承擔巨大的壓力。如果邊後衛站位太過靠後,那麼本方在進攻時對邊路空間的利用也會有所限制。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些教練會選擇邊後衛階段性的壓上助攻;或者採用瓜迪奧拉主教練的方案,球隊左邊後衛壓上助攻時,右邊後衛選擇內收至後腰身側,隨時準備著攔截對方的反擊,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前幾篇文章裡所講到的邊後衛“左上右不上,右上左不上”原則。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球隊在進攻時為了充分利用中場、前場、邊路的空間,邊後衛不但需要具備高速帶球下底傳中等一套傳統邊後衛所必備的技能,還需要具備傳球、控制等中場球員所必備的技能,在區域性能夠進行長時間的控球,並且能夠與中場球員完成一些簡單的配合。
442蝶形中場是一套非常注重進攻的陣型,在前場進攻時可以透過中鋒的橫向拉扯,縱向移動,中場球員的輪轉換位等方式,迷惑、擾亂對手的防線。同時透過中前場球員緊密而又合理的站位排布,透過傳控的方式在對手的"邊肋區域"形成優勢,完成進球。
442碟形中場在防守時存在很多問題,防守球員人數投入不夠,並且邊路僅靠邊後衛去支撐,很難完成嚴密的防守,這一點相信許多教練在採用442蝶形中場時都有所體會。不過,我們看到如今的主教練對442碟形中場已經有了多種技術改良,以此來彌補陣型缺點。比如說,透過陣型的變換來彌補442蝶形中場
邊路空擋的缺陷。
當然,想要應對442陣型也是有辦法的。442雙後腰陣型,側重於中路的防守和邊路的進攻,雙後腰加強了中場的防守,在後衛面前樹立了兩道屏障,想從中路滲透或者突破,難度很大,由於陣型設定了雙後腰,前場則少了10號位球員,陣型的進攻就會側重兩個邊路,依靠兩個邊路的突破或者傳中,與禁區的雙前鋒形成配合,必要的時候後腰前插得分。面對這樣的陣型,首先要避開中路硬突或者滲透,更多的打邊路,從而將後腰吸引過來,然後再進行邊中結合的配合和進攻,這就需要進攻球隊在邊路上屯下重兵,既能有效避開中路的雙後腰,還能對側重於邊路進攻的442陣型進行限制,邊路上去了,後面必然會留下空檔,能夠最大限度實現這樣的進攻效果的,是433陣型,前場兩個邊鋒,再加上中場兩個邊前衛,對邊路的進攻和打擊最到位。既限制了442的邊路進攻,同時可以將對方壓制讓對手安心打防反,也是對自身單後腰的一種保護。
蝶形442在現代足球中依然有市場,只要是可以解決掉中路組織的問題,藉助於雙後腰的保護依然可以發揮出不錯的效果。蝶形442當年使用的最好的還是溫格時期的阿森納,維埃拉+吉爾伯託的後腰組合固若金湯,而這個陣型之所以可以發揮出效果來,靠的就是他不再是單一的讓邊路球員下底,而是變成了內切,這其實這個設定下的442能夠適應當代足球的關鍵。
自然,陸垚不能把這些話都跟在場的帶頭人說,他只是簡單描述了一下猛虎隊現在採用的這種陣型的優劣勢。同時,解說臺上,陳晨作為之前已經見識過皇天隊雙前鋒體系的人,也是發表了對現在猛虎隊採用的這種陣型的看法,說法大致上跟陸垚相同,有一點是他們兩個人都強調的,那就是,這種陣型的進攻能力是非常強的。
韓文遠看向場上站在場邊的潘文,說道:“看來,先出招的是猛虎隊的楊濤啊,不知道潘文能不能有什麼方法來對付他。”
陸垚說道:“按照正常的思路來說,潘文跟楊濤都是看過之前比賽的人,所以,對於這種雙前鋒陣型,潘文應該是有所研究的,所以,至少面對這種變陣不至於束手無策,只是……”
陸垚一邊說,一邊回憶著上一場比賽時候皇天隊的陣型,其實那是一個傳統的442陣型,跟現在的蝶形陣型還是有區別的。
在進攻端,儘管雙中鋒的戰術讓442可以在鋒線上顯得人數足夠,但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於,中場很難把球運轉到前場。這基於兩點,第一,442的推進過於繁瑣,但是線路卻相對簡單,他講究兩人之間的二過一或者是撞牆式配合,這種推進方式早已經被瓜迪奧拉推崇的三角式的推進方式所取代,三人之間的傳球路線更加難以擦側,而藉助於大資料的幫忙,對於球員以及球隊傳球路線研究的更為深入,相對簡單的東西,比較容易準備。
442中的兩個中前衛雖然有著站位的區別,但是基本的構成還是一攻一守的配置,出球點只有一個,所以,只要將442的中場盯死,那麼他們只能講進攻和防守的重心壓倒邊路,這樣對付起來就簡單多了。你的球都推進不到前場,有2個前鋒在前面又有什麼用呢?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所以,442的體系逐漸被淘汰,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中場的壓力太大,兩個中場的配置在當今的國際足壇是攻不上去,也守不住。而且傳統的442陣型中,對於邊路球員的要求就是無限的套邊傳中,儘管可以極大的拉伸對方陣型的寬度,但是這樣的打法也可以讓433這樣的陣型把兩個後腰收到禁區內協同防守對手的中鋒,只留下一個邊後衛在邊路騷擾你的傳球就行了。畢竟442體系下的邊前衛通常是缺乏速度與突破能力的球員,比較重視的腳法,體力與攻守兩端的全面性,類似於貝克漢姆那樣的就是傳統442中邊前衛的典範。傳統的442陣型無論是從節奏上,還是從效率上都逐漸的被打敗,因此,他不再是這個足球世界中的主流,反而成了一種“異類”的存在。
相比起皇天隊那種非常正統的442陣型,猛虎隊現在採用的策略顯然是要更先進一些,不知道潘文是不是已經研究到了這一步呢?
一切還是交給事實說話,場上猛虎隊的門將開出了球門球,直接傳球到了中場。四名中鋒開始一同突進。樊樓隊本來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們的中場球員,然而,面對著對方的這一突然變陣,能夠看出來他們之前是有做過應對雙前鋒的措施的,不過猛虎隊的整體移動速度和站位變化顯然更快,樊樓隊的防守更像是在配合著猛虎隊進行著移動,雖說李昊和幾名樊樓隊的中場隊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對方中場隊員的移動,但是並不能夠做到完全封鎖。
於是,在進行了三分鐘的中場爭奪戰之後,猛虎隊找到機會,成功突破了樊樓隊中場的防線,朝前繼續逼近。
此時,猛虎隊的兩名前鋒隊員一左一右開始朝著禁區內奔跑,潘文大喊著讓隊員盯緊那兩個前鋒,於是,基本上每一個猛虎隊前鋒隊員身邊都有一名專門負責盯防的樊樓隊隊員,而就在不遠處,也有一名後衛隨時做好了補防的措施。
然而,過於將防守集中在一兩個隊員身上是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的,之前的陳晨就吃過這方面的虧。然而,面對著對方的突然變陣,這也是樊樓隊的隊員能夠想到的最穩妥的方式了。
不過,樊樓隊顯然只想到了去封鎖猛虎隊的雙前鋒,卻忘記了,他們的中場此時已經帶球到了禁區外面附近的區域,而樊樓隊此時僅僅也就是隻有兩名防守隊員在對他們進行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