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四十五章 新陣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汴梁,鳥巢體育場。
新蹴鞠大賽的第二場正式比賽,由樊樓隊對戰猛虎隊。本來,在所有人看來,這場比賽因為雙方隊伍的實力比較接近,所以應該會是一場勢均力敵十分精彩的比賽。不過,這比賽從一開始,走向就開始發生了變化。緊張刺激的程度是有,但是血腥程度也不低。這裡說的血腥程度自然是打引號的,代表的就是比賽的犯規次數多,並且隊員的肢體動作幅度非常大。雖說所有人都不相信,這肯定不是兩個隊伍商量好的,,但是,不管是潘文還是楊濤,居然都採用了這種犯規尺度非常大的戰術打法,這就直接導致了犯規次數飛速增多,而比賽的流暢程度也是大打折扣,畢竟沒過多久就會出現裁判員的哨聲。雙方獲得的任意球次數也是不斷增多,就算是如此,因為兩個隊伍的隊員都是潘文親自挑選出來的,身高和體質上都差不多,所以雙方都沒有能夠透過任意球來獲得進球的機會。
然而,大家都知道這種犯規戰術,雙方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於是,在一次犯規過後,猛虎隊有第二名球員吃到了黃牌的同時,猛虎隊進行了人員的更換,另一邊的樊樓隊見到這種情形,就像是之前跟猛虎隊商量好了一樣,從那之後也是降低了身體接觸的程度,看樣子雙方也伴隨著猛虎隊的這一次換人,而取消了犯規戰術。
伴隨著李昊的任意球射門被對方門將給化解之後,進攻權再一次轉交到了猛虎隊的手上,此時距離上半場比賽結束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了。
在場邊的陸垚目光一直放在猛虎隊身上,他知道,之前的那次換人,不可能只是單純的更改了犯規戰術避免有隊員繼續吃到黃牌或者是紅牌。楊濤怎麼說也還算是一個比較精明的傢伙,他是一定會利用這次的換人做出戰術調整的。
果然,在門將準備發球門球的時候,陸垚發現,猛虎隊的陣型開始出現了變化,他們開始由開場時候,跟之前草根隊一樣的單前鋒陣型,開始轉變成和皇天隊差不多的雙前鋒體系,這套陣型依舊是陸垚給到的文稿當中沒有提到過的。
不過,從細節上來說,這個陣型好像跟王達皇天隊的陣型又不太相同。
“這是什麼陣型?有點像皇天隊,不過從隊員的整體移動和站位上倒是有著不小的區別。”曹誘在一旁問道。
“這是442的蝶形陣型。”陸垚一邊笑著一邊說。記得之前那場比賽當中,當皇天隊擺出雙前鋒的陣容的時候,陸垚那時候是十分驚訝的,畢竟當時出現雙前鋒陣型的時候,自己還沒有將那套戰術和陣型體系寫到交給所有帶頭人的文稿當中,可以說,皇天隊的雙前鋒陣型,是王達和王一研究出來的一個殺招,如果不是草根隊面對他們的時候在上半場先進了一個球,把他們逼到了絕境,他們也不會在王一上場之後提前在第一場比賽當中就將這套陣容給拿出來。
當時的陸垚是十分驚訝的,他不敢相信這些教練員和帶頭人們會在自己寫出來的文稿的基礎上研究一些新的陣型。不過今天,當陸垚發現場上出現了自己沒有提到過的陣型的時候,倒是十分淡定了。雖說這蝶形陣型也是自己沒有提到過的,不過也是雙前鋒的陣型,如果陸垚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楊濤在上一場比賽中透過觀察皇天隊的陣容體系,回去仔細研究過後,再結合著猛虎隊的現狀,研究出的一套非常適合猛虎隊陣容的雙前鋒體系,它並不是原創,而是在皇天隊的陣型體系上做了一些調整,所以陸垚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隨後,陸垚便給在場的帶頭人解釋起了猛虎隊的這個新陣型。
在442陣型的大家庭中,根據中場排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442平行中場、442菱形中場以及今天猛虎隊採用的442蝶形中場
442平行中場陣型的最大特點是中後場球員排布均勻整齊,陣型最大程度上的佔據了場上的空間,有利於球隊進行區域防守。
而442菱形中場和442碟型中場都是十分注重中路的陣型,在進攻時可以在中路發揮此陣型的最大優勢。
總體來看,442蝶形中場陣型的最大亮點在於中場的球員排布,中場成雙線分佈,且站位呈蝶形,這一點與其他陣型的單線排布與平行站位有著較大的差別。
因為442蝶形中場陣型的中場球員呈雙線分佈,所以從整體來看,此套陣型會呈現4條線,其中前鋒線一條,中場線兩條,後衛線一條。
另外,因為此陣型在場地中央人數較多,所以442蝶形中場陣型不容易讓對手從中央突破,並且在進攻時球隊中路的人數優勢也可以有所體現,球隊4名中場蝶形站位的雙線排布既有利於球員之間的傳球配合又方便彼此之間的呼應與跑位。如果球隊的4名中場之間有著高度的默契配合,那麼此陣型在進攻端的優勢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
一般而言,442蝶形中場陣型是世界強隊的首選陣型,此套陣型依託球員強大的個人能力來支配場上的球權,控制場上的局面。442碟形中場對中場的4名球員的要求更是達到了極致,能傳能帶,良好的視野與空間感,進攻與防守的全面性都要在實戰中有所體現。比如2014年以前的巴西國家隊就長期採用442蝶形中場陣型。
雖然442碟形中場陣型在中路部署了大量球員,但是這套陣型的進攻著重點並不在中路,而是在球場的左右兩個邊路及左右兩個肋部區域。此陣型的進攻思路,是憑藉球隊中場中路的優勢有效的帶動、輻射到邊路及肋部區域,完美的把球隊的邊、中、肋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場上的空間,在對
手的防守三區形成有效的圍攻。
主打442蝶形中場陣型的球隊通常會選擇球場左右兩片“邊肋區域”,作為自己的優勢進攻區。因為防守方的中路區域從原則上講是對手重兵把守的區域,在這裡進行陣地戰進攻的效果必然不佳。
想要在邊肋區域形成自己的進攻優勢,無奈蝶形中場陣型在邊路、肋部的人員卻少之又少,只有左右兩名邊後衛是不需要移動就能夠派上用場的球員。遇見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此時,球員之間有序的輪轉、換位、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般而言,想要盤活球隊的邊肋進攻,中鋒必須要起到帶頭移動、跑動的作用,無球跑動在任何一套陣型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442蝶形中場陣型採用雙前鋒的搭配,教練通常會選擇一名移動較慢但身體對抗較強的支點型中鋒,搭配另外一名移動靈活,盤帶技巧出色的前鋒。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將彼此之間的優勢進行互補,同時在前場接應、策應與無球跑動中,較為靈活的那名前鋒也可以發揮作用。
《我的治癒系遊戲》
採用這種陣型的隊伍當中會有靈活前鋒,他在球隊進攻時通常會透過大範圍的橫向移動,來完成自己在左右兩側進行進攻接應的任務。而442蝶形中場陣型裡的邊後衛,在本方進攻掌握著主動權時,需要透過跑動來支援球隊的進攻。但這裡值得注意的是,442蝶形中場裡的雙後腰,在球隊進攻時務必要留有一人拖後,以防對手的反擊。而另外一名後腰在進攻中同樣要有所參與,有所貢獻。當該球員前移,參與到進攻時相對應的隊員需要進行輪轉補位,以此來保證陣型的穩固。
經過這樣的輪轉,我們看到球隊在邊肋區域可以對對手形成包圍。這裡的包圍不僅體現在人數上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球員對戰術理解的靈活性與跑位的多樣性。
前鋒球員會隨場上形勢的發展來決定什麼時候到左側邊肋區域協助隊友,什麼時候到右側邊肋區域。他的“決定”在無形當中給對方防守球員的防守組織增添了不少難度與變數。
中鋒的左右橫移,邊後衛的前壓,後腰之間的輪轉換位,這3個要素有機的結合成一體,構成了442碟型中場的進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