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三十五章 曹評的行程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府,書房內。
陸垚喝了醒酒湯之後,算是醒了大半了,對自己剛才跟棠溪說出的那些話,現在想想也是覺得有些多言了。而陸盱這邊呢,找陸垚來到書房,說的是趙禎將他們帶回皇宮後說的事情。
前面的事情大同小異,陸垚也算是猜到個七八分,不過後來,趙禎將陸盱單獨給留了下來,接著要說的話,陸垚倒是不能完全猜到了。
不過,因為這次新蹴鞠大賽舉辦的非常成功,所以陸垚覺得,趙禎應該不是因為這次蹴鞠大賽的事情找陸盱,或者說是來責備自己的。而當下,因為陸垚沒有進入朝堂的關係,所以宋夏之間的事情,陸垚也沒有辦法插嘴,不然的話又會被那些大臣們給參上一本了。而思來想去,陸垚最近要忙的事情,恐怕也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即將到來的殿試考試。
說是殿試,不過形式從筆試改成了面試,跟現代公務員的面試其實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公務員面對的是自己報名的單位的面試官和領導提出的一些針對性的問題,更多的會是跟自己報考的崗位還有單位的日常工作還有發展計劃有關,但是在封建社會,這殿試可就不是針對於某一個特定單位和工作來進行詢問了。畢竟你面對的考官會是皇帝趙禎本人,他問出的問題之前也有提到過,有一些是十分具體的針對民生的問題,而有些,則是著眼於全國範圍內的大問題。
並且,陸垚覺得,現在宋夏之間的關係這麼緊張,雙方的大戰可以說也是一觸即發,大家都知道,這范仲淹與韓琦出使邊境就是一個緩兵之計,恐怕對於大夏來說也是如此,說不定哪天雙方沒有談攏就會開戰,而殿試,正好又趕上了這樣的一個時間段。要說趙禎在殿試的過程中詢問出關於宋夏之間關係的問題也不是不可能。
而陸盱當下詢問陸垚,讓他猜猜趙禎留下陸盱是什麼目的,陸垚思索了一會兒便有了答案,一定是跟殿試有關係的。畢竟這新蹴鞠大賽給趙禎留下的印象還不錯,而且今天他的皇天隊也算是有驚無險取得了勝利,所以應該不會在新蹴鞠大賽方面找自己的麻煩,那為的就應該是科舉考試這件事情了。
陸盱見陸垚已經猜到了,於是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他點點頭,說道:“不錯,陛下先是誇獎了你新蹴鞠大賽的事情,這方面我就不跟你多說了。隨後就跟我聊起了關於馬上要到來的殿試的事情。”
“所以,會試的結果已經出來了?”陸垚問了一句,在他的印象當中,之前趙禎好像下過旨意,是要在新蹴鞠大賽第一輪四場比賽結束之後公佈會試的結果,這麼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吸引在汴梁留著的考生們多關注一下新蹴鞠大賽。當然了,因為這個原因,陸垚的錢莊也能跟著多賺不少錢,其中還有張茂才的客棧,也能因此招徠不少的新顧客。
陸盱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當時他也是這麼問趙禎的。
而趙禎給出的答案就是,結果雖然已經出來了,不過分數和名次還在進行整理,其實在宋代這個時候,大家更看重的其實並不是分數,自然是名次。誰都想要那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除了這三名之外,只要榜上有名也算十不錯的一個成績,至於分數,沒有人會去關心,古代可做不到跟現代一樣,每一道題都會給出明確的採分點來。
陸盱將趙禎的原話告訴給了陸垚。
“雖說最後的名次沒確定,不過這次考試當中的一些陛下感興趣的人,他已經著人先將他們的試卷找出來讀了一遍,而且結果基本上已經清楚了。”
陸垚點點頭,說道:“所以,陛下的意思,就是我已經成功入圍殿試了?”
陸盱說道:“不錯,不然他把我單獨留下也就沒什麼意義了。陛下表示,他對於你之前給出的關於宋夏之間問題的建議,他覺得十分中肯,他先是問了我,這方面我有沒有參與,我自然是跟咱們之前約定好的一樣,告訴陛下,那方案是咱們兩個一起設計出來的,不過能不能瞞得住他就不一定了。”
“陛下找到你,不會只是為了這件事情吧。”陸垚說道。
陸盱連忙搖搖頭,說道:“自然不會是這麼簡單,陛下表示,他十分欣賞你的能力,特別是你弄出來的這個新蹴鞠大賽,再加上之前給到的那個建議。其實陛下是有意給你升官的,甚至於不想讓你經歷科舉考試直接入朝為官。奈何這麼做確實是不符合規距,我也不太同意,畢竟現在朝中反對你的人也不少,今天在鳥巢體育場的時候你應該已經都看到了。而且我想,你也想要為自己正名,透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堂之中吧。”
陸垚說道:“不錯,只有這種方法能夠讓那些平日裡看不上我的人閉嘴。”
陸盱繼續說道:“話是這麼說,而且陛下也覺得這種方法可行。而陛下今天找到我,就是為了讓我詢問你,要不要在殿試當中,給到你一些提示,這樣的話,會讓你最終的成績排名靠前,方便你更好的進入朝堂,而且,也能在你入仕途之後給你一個不錯的官職。”
原來,這才是趙禎將陸盱留下來的真正意義。趙禎的這番說法陸垚倒是十分吃驚,原來皇上是想要在殿試開始之前,跟自己溝通好,提前將問題告訴自己,讓自己準備充分了等到殿試的時候直接給到一個非常完美的答案作答。這樣一來,陸垚這種提前準備好答案的人,自然是會比蘇軾和蘇轍那樣臨場發揮的人表現要好,到時候一舉中個狀元也說不定,以狀元的身份進入到仕途之中,起步的官職自然不會低,到時候也不會有人說閒話了。
陸垚是真沒想到,趙禎十分重視自己的能力,竟然已經到了幫忙給自己加分數的階段了。不過,陸垚此時倒是十分清醒,他看過的史書還有電視劇也不算少,他十分清楚這種事情的風險性,特別是皇帝親自去做這個事情,因為他是九五至尊,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這件事情走漏了風聲,到時候趙禎完全可以將責任歸咎於陸垚一個人身上,那麼陸垚到了那個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陸垚看了看自己的父親,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問道:“爹,對於皇上的這個想法,你是怎麼看的。”
陸盱不假思索的說道:“要我說,如果你對於這次殿試不太看重的話,只要有把握透過能夠進入朝堂,這種便利還是不要為好。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名次到時候惹上麻煩。”
不愧是老臣,一語道破其中的厲害關係。其實陸垚對於什麼狀元榜眼這種名次的東西倒是不怎麼看重,而自己對於殿試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不管怎麼說,自己在趙禎那裡的印象還算不錯,要說殿試失敗成為淘汰下來的那三分之一的人,陸垚倒是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那麼倒黴。於是陸垚表示,對於趙禎說的這個方法,還是不要實踐了,而且自己也沒有指望進到朝堂之上的時候,第一個官就去擔當要職,自己也怕做不來,還是一步一步來要穩當一些。
看到兒子沒有過份貪圖功名,陸盱還是十分滿意的,父子二人接著很快就對這個問題達成了一致。不管官職大小如何,只要陸垚有真本事和能力,透過殿試進入到朝堂之上,那就總是有出頭之日的,不必急在這一時。
說到這裡,陸盱看向陸垚,說道:“這個問題倒是聊完了,你不怎麼在意名次,其實我對於你能夠透過殿試也不怎麼擔心。只不過,有人會十分在意你的名次和成績,所以,對於殿試你還是要好好表現才可以。”
陸盱的話中言有所指,陸垚自然知道父親說的是什麼意思。可能在陸盱看來,只要陸垚自己能夠透過殿試,進入到朝堂之上就已經比較成功了,畢竟陸垚之前給人的印象都是紈絝子弟,而這幾個月以來他展現出來的能力可是非常的強大,也得到了陸盱的認可,現在的陸盱想法也有一些變化了,既然兒子這麼有能力,只要進入到仕途之中,就應該能夠有所作為,當他看到今天到場的官員中有那麼多人的時候,他心中反倒是十分開心,他知道,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反對陸垚,無非就是看著眼紅,說明陸垚的能力在他們之上,這種情況下,做個小官一步一步來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不過,有些人可不是這麼想的,更何況,這也關乎於陸垚接下來的一件人生大事。那就是婚姻,而陸盱說的這家人,自然就是韓永合一家了。對於韓永合這個好面子的人來說,即將成為他女婿的陸垚,他當然是要覺得能拿出手才行。畢竟韓永合已經官至尚書,不能不考慮面子,別的不說,單就朝中他的黨羽就已經很多了。如果陸垚這次殿試的名次靠後,恐怕在他這些手下人面前,韓永合都會沒了面子。雖說韓永合這些日子沒有來找陸垚直接詢問起科舉考試的情況,不過韓文遠倒是沒有針對這件事情少問陸垚,陸垚就算是用腳來思考都知道這一切肯定是韓永合在背後授意韓文遠問的,不過,會試畢竟不是最後一輪考試,所以當韓文遠將陸垚的話,對於這次會試很有信心應該能透過這句話轉告給韓永合之後,他自然也就不會再多問陸垚什麼。
然而,這殿試可不一樣,雖說這再過不到一週就要發一個會試的榜單,但是就連這汴梁城中的百姓都知道,這不過就是走個形式,告訴大家能夠進入到殿試的人都有誰,那些成績分數不夠的,還留在汴梁的書生們就可以離開了。而真正決定命運和入朝之後的官職的,還是要看皇上趙禎親自主持的殿試的成績,所以,韓永合對會試的成績倒是不怎麼太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