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零九章 肯定的答覆(第2/2頁)
章節報錯
慶曆七年,王安石被認命為鄞縣知縣。這個職位對王安石的意義相當重要。因為就從這兒開始,他興修水利,實驗青苗法,開辦教育。在此時期,王安石的青苗法是很成功的,農民有借有還,衙門的庫房也漸漸有了盈餘。
這種成功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地方領導的英明實幹,他是真心想為百姓做點實事的,若是換了其他人立馬走形。其實,我們不妨作一個假設,如果當時有千千萬萬個王安石,那麼後來變法的結果可能是無從預料的。
三十而立,王安石在舒州通判任上。這時朝廷就開始千方百計地給他送官了。宋仁宗說:“你來考試吧,考完了到館閣就職。”王安石說:“京城花費太高,我實在沒錢去啊。而且還有幾個弟弟妹妹沒有婚嫁,這些都要用錢。”這事就算暫時搪塞過去。
到了至和元年,宋仁宗說:“算了,不用考試,你直接來做集賢院校理吧。”王安石又說自己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歐陽修說:“整天哭窮。皇上,求您賜給他一肥差吧。”宋仁宗一想也是,這種從不貪汙的人,就應該高價養著。於是就把王安石調去群牧司工作,當起了弼馬溫。
王安石生平的這種趣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此刻,晏殊因為他提出的以戰促和的觀念,在勸說趙禎,重新錄用王安石,讓他回到汴梁當中來。
趙禎雖說對王安石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唐龍控制的機構可以說是手眼通天,王安石入京的當天趙禎就知道了,所以在他看來,要麼就是晏殊知曉王安石的才氣,讓他來到汴梁當中做客,要麼,就是王安石毛遂自薦,依舊想要變法圖強。
而今天透過和晏殊的一番對話,趙禎也清楚,王安石針對當下宋夏之間的事情有著一個十分清楚的判斷。其實趙禎將范仲淹派到邊境,就是為了打壓范仲淹的氣焰,趙禎心中自己也清楚,雖說現在國庫比較充足,若是真的打消耗戰,大宋也是能耗得起的。但是,若是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獲勝,那是斷斷沒有的。所以,作為皇帝,趙禎此時心中也是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范仲淹獲勝,能夠讓大夏國意識到大宋的實力,但是,另一邊他又不想范仲淹真的獲得了全面勝利,到時候權力膨脹,再出現跟之前一樣的情況。雖說范仲淹身上確實有大才,但是向來帝王都是要講求一個權力制衡之術。
《基因大時代》
於是,王安石現在提出的這個建議,可以說是正中下懷,既可以督促范仲淹積極開戰,但是也點明,透過這一次戰爭是沒有辦法徹底消滅李元昊這股勢力的,可以說是把趙禎作為皇帝,沒有辦法說出來的事情給點破了。這一點,讓趙禎十分滿意,所以才會讓人傳旨將王安石的想法作為這次使團出使的方針,如此一來,范仲淹的權力也不會過份的膨脹,一切都在一個適當的尺度上。
而晏殊這邊,對於趙禎知曉王安石進京的事情,也是驚訝了片刻。不過,作為宰相的晏殊也是瞬間反應過來,既然對於王安石進京的事情趙禎都已經知道,那之後王安石見了陸垚的事,皇上也應該是清楚的,不知道他對於這件事情會如何詢問,自己要不要將陸垚引薦王安石給自己的事情告訴給趙禎呢?
思前想後,晏殊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現在皇上的情況,是知道王安石去找過陸垚,但是至於陸垚和王安石的關係,還有引薦的事情,皇上應該是不清楚的才對。
於是,晏殊想了想,說道:“陛下,王安石此番進入汴梁,確實是臣私下做主的,畢竟臣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從宰相的位置上退下來了,所以最近一直在尋找有大才之人。正逢這段時間,不斷有人跟我推薦王安石此人,說有大才。所以我就想著將他叫到這京中來看看,處處主意。”
晏殊的這一番回答,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他將王安石入京的責任都包攬在了自己身上,因為剛才趙禎已經接受了王安石提出的想法,所以晏殊才敢這麼說話,而且,自己說出的這一番言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對於王安石後來去拜訪陸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授意的,他也不知道陸垚跟王安石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自然,也就不存在陸垚引
薦王安石一說了。這個舉動倒不是晏殊有意為之,是因為他確實不知道,為什麼陸垚會當天在相府突然將王安石引薦給自己,他們兩個從年齡,再到王安石聽到陸垚這個名字時候的反應,晏殊覺得他們確實沒有什麼交集,所以他自己也沒有搞明白陸垚為何會對王安石瞭解的如此透徹,如果自己將陸垚舉薦的事情告訴給趙禎,那皇上一定會追查到底,到時候陸垚那邊的麻煩事情也會很多。
而趙禎這邊,在得到了晏殊的答覆之後,對於王安石的事情也就不多問了,不過他留下了一句,等到這次科舉考試結束之後,讓王安石也找個機會進京,到時候國家大事,基本上都要放在解決宋夏戰爭上,那個時候,提出以戰促和的王安石是一定要到場親自提出建議的。
晏殊點頭答應。不管怎麼說,能夠讓皇上對一個有偏見的人重新錄用,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何況,自己只不過是給趙禎和王安石重新搭建了一個溝通的橋樑,自己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至於王安石的仕途,能走多遠,他能不能抓住這次機會,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得到了皇上肯定答覆的晏殊終於鬆了口氣,後面他也就藉機會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了陸垚。而此時的趙禎,也詢問起了在場的其他大臣對於王安石提出建議的看法。在場的人都知道,現在的趙禎對王安石是個肯定的態度,誰都不敢多說什麼,於是一致覺得王安石提出的建議很正確,當然了,他們也是不知道陸垚是實際舉薦人,不然肯定是會反對的。
事情告一段落,趙禎收拾了下心情,心想今天出門本來是想好好看看比賽的,不成想倒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想到這裡趙禎也是心情大好。甚至於現在上半場比賽結果,皇天隊是以一比零落後,趙禎也是不覺得多麼失落。
而陸垚這邊呢,從晏殊那裡聽到關於他和趙禎的對話後,也是陷入了沉思。看來,趙禎對於自己家的監視一直沒有解除。按理說趙禎之前如此厭惡王安石,再加上王安石在外地做官的原因,此次進京,趙禎是不可能在這個人身上安插什麼眼線的。所以,還是在王安石進到相府,後來到了自己家的這個過程中被唐龍手下的人給發現了才對。不過對於晏殊的應對陸垚十分滿意,最關鍵的就是沒有讓趙禎對陸垚和王安石之間產生什麼聯想和懷疑。為了自己進入朝堂之中後有更多的幫手,陸垚現在做的一切事情,其實說是在鋪路,在佈局,也是絲毫不為過,這中間可是一點差錯都不能出現的。
和晏殊簡單聊了一番過後,晏殊也並不打算早些回去,反倒是看了看下面的場地,說道:“你帶的隊伍就是不一樣,這草根隊說不定這場比賽真的能取得勝利呢。”
陸垚看了看晏殊,這位宰相現在能夠說出這句話,說明他對於這新蹴鞠確實是不怎麼了解。於是陸垚說道:“我倒是不覺得,這草根隊能輕鬆獲勝。”
“此話怎講。”
“你看,場上所有皇天隊的隊員,雖說因為上半場比賽羅文的進球開始變得有些壓力不太淡定,但是很顯然,這一比零的比分,並沒有讓他們的信心產生什麼動搖。而且我相信看了上半場比賽的人都知道,這主動權依舊掌握在皇天隊的手中。再就是,你看看草根隊和皇天隊的體力消耗對比,現在雙方基本上是同一起跑線上的,原因自然是因為草根隊採用的策略體力消耗少,但是即便如此,現在兩邊的隊員也都是大汗淋漓的狀態,不過下半場雙方都會進行人員調整,到時候更換上來的那幾個隊員,在體力和技術上,還是皇天隊佔據著優勢。不出意外,下半場王一也會上場,到時候才是真正關鍵的時候。”
聽陸垚這麼一番解釋下來,晏殊反倒是鬆了口氣。
陸垚見到了晏殊這個細節的表情,微微一笑,說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畢竟你剛剛跟皇上舉薦了王安石,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天隊沒有能夠贏下這場比賽,誰都不知道結果會變成什麼樣。”
晏殊點頭說道:“都知道你跟草根隊的關係好,不過既然你現在都這麼說了,看來皇天隊獲勝還是比較容易的,那我就放心了。”
二人隨後簡單交流了幾句,晏殊就返回到皇上身邊去了。
陸垚呢,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區,剛剛晏殊來找自己的事情,可是被在場其他隊伍的帶頭人看在眼裡的。
潘文、曹誘立刻湊了過來,潘文說道:“這宰相大人找你商量什麼事情?”
陸垚說道:“他就是跟我確定一下,這場比賽,到底哪一邊獲勝的機率會大一點。”
“那你怎麼說的?”
“當然是實事求是,皇天隊獲勝的機率要大一些了。”陸垚不假思索的說道。
潘文有些失望,不過他十分清楚,雖說外界都說這草根隊其實是陸垚私人的隊伍,但是實際上,在球隊管理和訓練方面,陸垚還真的沒有給到陳晨什麼建議,都是陳晨自己在負責的。而且,對於比賽這方面,陸垚向來是不會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點評的,所以他說的也是比較中肯的話。
三人這麼聊著,解說臺上的那三位也沒有閒下來,他們對於下半場的走向也是進行了一些具體的分析。而折克行,他對於下半場比賽的走向還有整場比賽的局勢分析,和陸垚剛才與晏殊說的相差無幾,他依舊認為,這場比賽草根隊雖說靠著奇襲在上半場獲得了一個球的領先,但是,局勢還是對皇天隊十分有利的。
此時,距離下半場比賽開始,還有十分鐘的時間了。
草根隊和皇天隊都在為下半場的出場在做著準備,只不過,兩個隊伍此時關注的重點倒是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