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一百六十七章 密談(第2/3頁)
章節報錯
范仲淹深以為意,說道:“這兩個人,還是應該先看看他們兩個殿試中的表現,再做打算。”
韓琦此時腦海中,又是出現了一個人的名字,只是他不知道,這人之後會走上一條什麼樣的道路,也不知道,他跟范仲淹合不合的來,於是不禁皺起了眉頭。
十分了解韓琦的范仲淹看出了韓琦的糾結,於是說道:“韓兄,我看你心中還有其他人選,無妨,可以說出來與我聽聽。”
韓琦回過神來,說道:“其實,我這裡倒是有一個能人,只不過,我不知道他會不會為我們所用。”
“哦?能被你看上的人可不容易,快跟我說說。”范仲淹一聽便來了興致,他十分了解韓琦,韓琦十分古板刻薄,對人也十分的挑剔,所以如果韓琦說這人有能力,那這人肯定比起常人來有許多的過人之處。
韓琦倒沒有直接說出這個人的名字,反倒是問了一句“範兄你是幾日前到汴梁的?”
范仲淹一愣,說道:“我是三天前,也就是省試開始的第一天。”
韓琦點頭,說道:“既是這樣,那範兄這幾天肯定也沒閒著,這汴梁的大街小巷,你也應該轉遍了吧。”
范仲淹笑了笑,說道:“這是自然,我離京這麼久,此番回來,確實是現在城中轉了轉,你還別說,這一別數日,汴梁城中的變化還是挺大的。我發現有一個叫彩票的東西,好像特別火爆。”
“嗯,彩票現在歸皇家所有,實際上賺取的錢財大部分都會交給皇上,前段時間,靠著這彩票,陛下已經擴充了國庫了。它和稅收不一樣,百姓們是自願將錢財交到皇上手裡的。”韓琦說道。
范仲淹有些驚訝,說道:“還有這等事?”
“不知範兄,可曾去過樊樓,品嚐過美食?”韓琦再一次岔開了話題,說道。
別看范仲淹是一個大詩人大政治家,大才子,可是說到底,民以食為天,他自己也是一個吃貨,這一提到樊樓,范仲淹眼睛都發亮了,看來那地方一定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韓兄,我此番回來,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就兩處,一個就是剛剛說道的彩票站,另一個,就是這樊樓了。該說不說,這樊樓好像是換了個廚師,我昨日去那裡吃飯,那飯菜做的,相當美味,真不知道是從哪裡請來的廚師。”
韓琦笑了笑,說道:“其實,樊樓根本沒有換廚師,只不過是他們有了一個獨特的做菜秘方。”
“哦?那這秘方從何處而來?”
韓琦繼續說道:“其實,不管是這秘方,還是這彩票站,都是一個人的傑作,都是一個人想出來的。”
范仲淹對於這種說法十分吃驚,要知道,這美食秘方跟彩票業,那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東西,一個人竟然同時能想出這兩個東西來,這人一定是個能人,於是范仲淹連忙問道:“是誰?”
韓琦這邊回答的倒是十分平靜,畢竟,這人基本上自己想見天天都能見到,而且,單就從第一印象來說,這人也確實不是什麼能人。
“戶部侍郎,陸盱家的二公子,陸垚。”
范仲淹摸了摸鬍子,說道:“陸垚,這名字,我怎麼好像在何處聽過?”
他仔細思索了一番,隨後瞬間拍了拍腦門,說道:“我想起來了,這陸垚,是不是就是那本《石頭記》的作者?”
“正是此人。”韓琦說道。
果然,范仲淹骨子裡還是個文人,此番回到汴梁之後,范仲淹除了關注朝廷時事,他也有留心,這尋常百姓人家,此時都在讀些什麼,於是,《石頭記》這本也就進入到了他的視野之中,作者的名字,就是陸垚。
韓琦見范仲淹明白了過來,繼續說道:“不單單是那本,最近能夠讓寒門子弟有書可讀,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的人,也是他,那活字印刷術,印刷廠,就是陸垚辦的。”
“這可是大功一件,要知道,我科舉的時候,家徒四壁,母親為了能讓我看得起書,粗活累活什麼都幹,真是辛苦的很。”
范仲淹一說起印刷和讀書,就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經歷。雖說對於那些權貴子弟來說,這圖書價格算不上昂貴,但是對於寒門子弟來說,既要考慮到進京趕考的費用,又要出錢買書,那就是一比不小的花銷了。而范仲淹從小就是由母親帶大的,他本人,也是寒門子弟的代表,沒人比他更有發言權,所以在聽說這活字印刷術的時候,范仲淹才會對做出這一貢獻的陸垚,讚不絕口。
韓琦說道:“這陸垚的功勳,還不僅僅如此。”
范仲淹看向韓琦,韓琦繼續說道:“想必範兄你已經知曉,最近這汴梁城中正要舉辦一個盛大的活動,叫新蹴鞠大賽。”
范仲淹一聽這話,倒是笑了笑,說道:“這我自然知道,我聽說韓兄你也找了一些將士們去參加這個比賽,還組成了一個隊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