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府。

陸垚之前只不過是在語文課本上閱讀過《論語》和《孟子》的部分篇章,如今精讀起來,方才知道,雖說放在現代教育當中的確是有些過時了,不過在宋代,這個時候來看,的確是大有裨益。

也正因為如此,《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才會在南宋被朱熹稱為四書,足見起歷史地位之高。自然了,這和朱熹崇尚儒家文化還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就算放到現代,儒家文化依舊在小事和細節方面影響著我們。

不過,對於陸垚來說,他最中意的,還是《孟子》當中提出的仁政學說,他覺得和自己接下來要進行的變法,這其中的一些理論還是能夠運用到的。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自然,對於宋朝的學者來說,不單單是論語和孟子,同樣作為四書的《大學》和《中庸》也必須要研究透徹才行。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而《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宋代學者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宋元以後,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四書影響深遠,後來成為封建教育的教科書,使儒家思想成為全面控制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其幾與耶教有聖經、伊教有古蘭經相似。如果說學子不知四書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人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這四書在現代的歷史地位都很高,就更不用說十分重視儒家觀念的宋朝會把這四書放在一個什麼地位上了。

雖說陸垚打心眼裡實在是有點看不進去這四書,《論語》和《孟子》其實倒還好,畢竟自己在學生階段,語文課文上還是出現過這兩個文章裡面的名句的。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的句子,自然,也曾經學過孟母三遷的故事。這些事情其實給陸垚帶來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其實儒家的傳統文化,就算到了今天,依舊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比如,尊老愛幼的觀念,還有愛國的思想,其實都和儒家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是中國現在被人叫做人情社會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一點,到底好是不好呢?人情社會,固然是要講人情,講感情,有些時候,你的確會遇到一些暖心的人,但是,既然是人情社會,那貪腐還有拉關係也就避免不了。遠了不說,因為韓永合還有曹佾兩家的分庭抗禮,現在大部分朝臣們必須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到底是要站在曹家那邊,還是要站在韓家這邊,一旦做出了選擇,就算他們做選擇的時候抱著的是一個看戲的態度,但是其實在趙禎眼裡,他們就是屬於曹佾一派,又或者是,韓永合一派了。

陸垚的思緒回到當下,其實要說他對於這四書當中最喜歡的,莫過於《大學》和《中庸》了。從文字型別上來看,如果說論語和孟子更偏向於書籍一類,那大學和中庸,其實在陸垚看來,放在現代,更像是一篇長散文。

不過,雖說篇幅有限,陸垚還是能夠從這兩篇散文當中體會到古代人的那種超凡的智慧。

說起《大學》,陸垚在起初看的時候,只覺得十分搞笑,這篇長散文的起初幾個字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這幾個字可能外人聽起來是十分莊嚴神聖的八個字,可是在陸垚看來,倒是無比的搞笑。這自然是因為陸垚穿越者的這個身份帶來的影響了。陸垚一讀到這八個字,就總是會想起那些爛俗電視劇和電影裡,扮演那些古代窮酸的書生樣的演員們,一邊看著眼前的書籍,一邊搖頭晃腦的讀著這八個字。

還別說,在真正看到這篇長散文之前,陸垚只覺得十分好玩,心說古代人讀書真的會那麼搞笑麼?

可是誰知道,當陸垚讀起大學和中庸來的時候,卻也是情不自禁的搖頭晃腦起來,起初陸垚還沒發現,後來因為腦袋轉圈次數實在是太多了,陸垚才反應過來,不由得哈哈大笑。

這一笑不要緊,剛好路過門口的福伯還有幾個下人們,這陸垚的笑聲可是把他們嚇得不行,福伯一度覺得,這陸公子是不是讀書讀傻了,為什麼會笑得如此癲狂?

“看來,現在想想古人的這種神態還真是在電視劇當中還原的惟妙惟肖阿。”

陸垚不由得笑了笑。

接著,陸垚透過一上午多的時間,基本上瀏覽了一遍四書。這其中,對於大學和中庸,陸垚用的時間還是比較短的,因為畢竟比起論語和孟子,大學和中庸的篇幅要更少一些,也更容易理解。而論語和孟子,陸垚決定在之後的幾天過程當中,再詳細的去深入體會一下孔孟之道。

畢竟,這四書,還有五經,是古代讀書人立世之根本,如果不明白的話,是會被人瞧不起的,就更不用說入朝為官了。

說到這裡,陸垚看書看的也已經有些累了,他拿出手機來看了看時間,已經是傍晚了,這一看書,沒想到時間過的還是這麼快。

既然對於四書都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了,陸垚覺得,那和四書相對應的五經,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有所涉獵一番。

而這五經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詩》,也就是《詩經》。

作為一個現代人,陸垚現在能想起來的《詩經》當中的名句,自然就是那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所謂的窈窕淑女,對於陸垚來說,會是誰呢?這如果放在之前,陸垚肯定毫不猶豫的就會說出,是已經跟自己定親,不日自己就會把她迎娶進門的韓家小姐韓韞玉。

可是,現在呢?陸垚一想到這個問題,就覺得內心十分的混亂,自己也說不明白原因。

他忽然想到了之前在現代,朋友教自己的一個方法。比如當你不知道晚餐想吃什麼的時候,不如靜下心來,把眼睛閉上,然後腦海中一閃而過剛才的問題,之後第一個出現在自己腦海中的圖片對應的那道菜,就是你想吃的晚飯。

這個方法,用於確定自己心愛的人,也是一樣。不管你之前接觸過多少個異性,真正交往過多少個女朋友。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己深愛的人,往往只有那一個。就算是古人也是如此,俗語說,娶妻娶德,納妾納色,也是這個意思。不管怎麼樣,正室妻子都在家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別的不說,就說在古代,人妻地位最高的,那自然就是皇后娘娘了,那可是會被叫千歲千千歲的女人,而那些妃子,再怎麼得寵,就算是位至皇貴妃,她們也依然是個妃子,地位永遠比不上皇后。

所以說,其實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意義就在於此,你可能一輩子會喜歡很多人,也會愛上很多人,但是往往你最愛的,只會是那一個人。有趣的是,很少有人最愛的人,會是陪自己走到最後的人。

那麼對於陸垚來說,最愛的,現在是誰呢?他還能堅定的說出,此時自己最愛的人,是韓韞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