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邊吃邊聊(第1/5頁)
章節報錯
“哥,時候差不多了,我們是不是該走了。”
說話的是蘇轍,在古代,大家對於時間的概念遠遠沒有現代這麼清楚,不過今天不太一樣,畢竟是要到陸府去商討正事的,所以蘇轍自從棠溪離開之後,就開始計算著時間。
畢竟,兄弟二人雖然有才,但是現在他們家的經濟條件還不算太好,不然也不至於如此有才的兩個人,包括他們的父親蘇洵,會一直住在著寺廟當中了。
本來,對於解說這件事情,就是自己這邊答應了陸垚要做的,更何況剛才他的管家棠溪來的時候,蘇軾還要棠溪幫著把蘇洵的飯給管了,人家也答應了,若是這樣自己聚會還遲到的話,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蘇軾這邊應了一聲,早就已經收拾好了,不過看上去,他倒是沒有立刻要離開的意思。
“再等等,那樊樓送飯過來的人還沒到呢,怎麼說,也應該把爹的伙食給安排好了。”蘇軾一邊說著,一邊轉身就奔著蘇洵的房間去了。
蘇洵此時正坐在房間內的一把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聽到有人進來,蘇洵從一種神遊的狀態下回過神來,轉過頭,看到是蘇軾進來了。
蘇洵只是瞥了一眼蘇軾,接著又再一次恢復到了自己懶洋洋的樣子。
要說這蘇家三人,其實除去一些非常正式的場合之外,他們向來都是不怎麼拘泥於禮數這種東西的。其實古代的禮數,放到現在其實也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好是壞。不過,古人向來遵循禮法制度,對於那些獨樹一幟標新立異的人,這些人大多數下場都不會太好。
這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就是三國時期的禰衡了。
蘇洵雖說不拘禮節,他看了眼蘇軾,隨口問道:“你這身打扮,可是要出門?”
蘇軾微微點頭,蘇洵繼續說道:“今日又要去哪裡?看你這身裝扮,可比之前去那青樓時候要好多了。”
聽父親這麼一說,蘇軾滿臉尷尬。本來自己和蘇轍每次出去遊玩的時候,還特意選了父親睡著或者外出的時間,不成想自己的這點小伎倆還是被蘇洵給看透了。
不過在蘇洵看來,蘇軾今日穿的這件衣服,可是全新的,他一眼就認出,這一衣服應該是蘇軾本來留著要在科舉考試當天穿的,他竟然今天穿在了身上,說明他要去的地方肯定不一般。
蘇軾自知沒辦法瞞下去,於是說道:“一會兒要跟弟弟出去,去陸府,商議一些事情。”
蘇洵想了想,說道:“可是戶部侍郎陸盱的府邸?”
“是的。”
“你們兩個什麼時候跟他打過交道了?”
蘇軾連忙解釋道:“不不不,我們兩個這種身份,怎麼能結交陸大人呢,是他家的二公子,陸垚。”
蘇洵點點頭,其實他心裡,還是不太想讓自己的這兩個兒子過早的和朝廷當中的官員有交集的。說起這陸垚,蘇洵也有過一些耳聞,不過因為他們父子三人是後到這汴梁城中來的,此次來此也只是為了進京趕考而已。
所以,對於陸垚之前的種種劣跡,其實三人都是不怎麼知道的。
透過自己的兩個兒子的口中,多次提到過陸垚,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說起了陸垚的文采。
陸垚寫的那兩首詩,蘇洵其實也是看過,不過比起蘇軾和蘇轍對於陸垚的敬佩之意,蘇洵心中倒是有了一個疑問,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寫出如此老成的詩句來呢?
“就算是去見陸垚,也不至於穿這件衣服吧,若是旁人不知道,還以為你這蘇大才子是去相親呢?”蘇洵說道。
蘇軾笑了笑,自己的這個老爹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說出一些十分搞笑的話來。
其實,對於自己和弟弟蘇轍答應陸垚做解說這個工作的事情,他們二人是沒有告訴蘇洵的。蘇轍那傢伙現在年紀還小,是個沒主意的人,一切事情都由蘇軾做主。
本來,這父子三人這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考科舉。蘇軾想著若是讓父親知道自己答應了陸垚要做解說員這件事情,那搞不好是要火冒三丈的,於是最後打算瞞著父親做這件事情。
然而,後來考慮到,紙裡包不住火,其實現在大街小巷之中,已經有在傳蘇軾蘇轍成為解說員,而開封府三人組去做裁判的傳聞了。
與其到時候被蘇洵知道,還不如現在自己主動承認了要好,這也是蘇軾今天來找蘇洵的原因。
於是,蘇軾對蘇洵說起了陸垚誠心邀請的事情,更是將東坡肉的事情告訴給了蘇洵,表示這陸垚確實是誠意滿滿,自己也不太好推脫。
蘇洵聽完蘇軾說的全部過程後,卻是沒有出現蘇軾預想當中暴怒的情形,而是說道:“這陸垚,現在在朝中是什麼官職?”
蘇軾想了想,這件事情好像還真沒聽陸垚怎麼說過,不過他記得之前和棠溪有一次閒聊時侯說起,這陸垚是個正五品的閒職,而且平日裡都不用上朝的那種。
“一個閒職的官員,居然能想出這麼好的活動來?”蘇洵說道“而且,還把你們請去做了解說員,著實不簡單。看來此人雖然官位比較低,但是在皇上面前,應該是十分受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