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一百二十二章 語言的藝術(第3/3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棠溪有些遺憾,若是在宮中面對那些大臣,甚至是皇上趙禎,對自己的提升那可不是一星半點,不過現在要去面對包拯還有蘇軾他們,棠溪未免覺得有些可惜了。
對於開封府的三人組,其實棠溪打交道的次數也不算少,畢竟陸垚的那個鳥巢體育場,就是從包拯的手中花了幾千貫的錢買的,當時因為這件事情,趙禎和包拯還曾經起了爭執,這件事情後來被陸垚知道了,在和棠溪閒談的時候,陸垚還說起過這件事情。
棠溪想的自然不會有陸垚那麼多,不過透過這件事情,棠溪也能意識到,這包拯的為人還有處理事情的態度,果然和外界其他百姓口中說的一樣,剛正不阿,從來不會徇私。
對於這種人,很有江湖氣息的棠溪是十分敬佩的,在棠溪的觀念當中,這樣的人,就是正直的人,他們不會為了私利去做壞事,也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倘若每個官員,每個商人,還有每個百姓,都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可能大宋現在就不是這個局面了。
只不過,人有千面,其實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你沒有辦法去要求別人按自己的價值觀念去做事,那麼你能做的事情就只有一種,就是做好自己就好了,其他的,你也管不了。
毫無疑問,包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其實在他聽趙禎說自己以幾千貫的價格就把那塊地賣給陸垚覺得便宜的時候,包拯心中是有些憤恨的。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又不是趙禎,趙禎也不是自己,幹嘛要去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為人處事的方法辦事呢?所以這麼一想,氣就小多了。
而前兩天,趙禎一道旨意下來,就讓包拯按照幾倍的價格去和那歸路客棧的老闆談收購的問題,包拯何其聰明,直接就想到了這個歸路客棧的位置距離自己賣給陸垚的那塊地,現在已經正在建設體育場的地的位置相距不遠,這皇上一定又是想到了什麼主意賺錢了。包拯對於趙禎的這個舉動其實說心裡話是不太滿意的,此舉頗有一些打著皇家旗號巧取豪奪的意味。不過,那客棧的老闆張茂才其實口碑也不是太好,包拯於是最後還是遵照旨意收回了歸路客棧的地契。
棠溪對於包拯的崇拜敬佩的心理是真心的,只不過,去了幾次都沒有見到包拯本人,而每次接待自己的公孫策,又是一個口吃。這公孫策和棠溪交流起來可以說是非常麻煩,棠溪是個直性子,也是個急性子,有什麼事情他都希望對方一口氣跟自己交代清楚,奈何公孫策這口吃,說話又慢,又有一些是自己聽不明白的典故,這讓棠溪十分著急,可是自己這個身份,又不能直接跟公孫策說讓他快點說,這可是為難了棠溪。
好在後來幾次,展昭也在場,說來也怪,這公孫策和展昭的配合倒是十分完美,每次公孫策只需要簡單說除幾個字來,展昭就能瞬間猜出這公孫策接下來要說的話是什麼,有了展昭的幫助,棠溪跟他們溝通起來也算是沒有什麼障礙了。
這次,棠溪之所以先選擇到開封府,一來是考慮到距離的原因,二來,也是想著這包拯這些天應該一直都在研究陸垚之前給包拯的那份關於裁判的手稿,應該是不開府在府中的,怎麼說,自己也應該跟偶像見一面才對。說起裁判的手稿,對於新型蹴鞠一竅不通的棠溪其實也有疑惑,按照官職來說,確實應該是包拯做主裁判,不過陸垚只用了一句這主裁判更適合年輕人,就打消了棠溪的顧慮。
不成想,棠溪這次又失算了,沒能見到包拯。確實,這包拯這幾天是在府中研究關於蹴鞠比賽裁判的事情,沒有讓他做成主裁判,雖說在陸垚的一番勸說下包拯的心情好了許多,不過多少還是有些不好受,於是包拯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做這個邊裁,也就是副裁判,對於裁判的知識點自己也是已經背的滾瓜爛熟,可是誰知道趙禎那邊突然來了個急活,一道旨意就給包拯調去處理歸路客棧的事情了。只能說,這棠溪的運氣實在是不好,這次來也沒有見到包拯。展昭和公孫策本來想著留棠溪在開封府等上一會兒,不過棠溪想著,這一來自己還要去照蘇軾和蘇轍,這二來,自己面對著展昭和公孫策,也實在是沒什麼想說的,跟這兩個人交流,對自己的幫助好像也不太大,於是就離開了開封府,去寺廟中尋蘇軾和蘇轍去了。
要說蘇軾和蘇轍,這二位,不但有才,情商也高,說起話來更是十分的有講究。比起口吃的公孫策還有年輕氣盛的展昭來說,棠溪還是更願意跟這兩個才子多交流一番,於是,就有了之前和蘇家兩兄弟的一番對話。
只不過,棠溪一直在思考,自己做的是對是錯,自己擅自去給蘇洵叫了外賣,而且考慮到時寺廟的原因,沒有要酒,也沒有要肉菜,不知道那蘇家兩兄弟會不會不開心,而陸垚知道這件事之後又會作何感想。
其實,回到陸府之後的棠溪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陸垚回到陸府,出現在棠溪面前。
棠溪立刻將今天的事情告訴給了陸垚,包括自己去到開封府,還有找蘇軾和蘇轍的事情,接著棠溪開始變得緊張起來,他不知道陸垚會對自己今天的言行做出什麼評價。
“寺廟為清修之地,本來就不應該帶酒肉進去,你這次做的非常對。而如果你當時不答應下來把蘇洵的晚飯解決的話,雖說這蘇軾蘇轍二位好面子,晚上還是會來,不過按照蘇軾的性格,這件事情,恐怕他要在我面前提起這件事情不下三回了。”
陸垚一邊說著,一邊都已經能夠想到蘇軾和自己說這件事情時候的樣子了。
“那就是說,我今天沒有做錯麼?”棠溪笑著說道。
陸垚點點頭,說道:“雖然不是最好的結果,不過也已經可以了。”
棠溪有些迷糊,說道:“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陸垚說道:“當蘇軾提出想要讓你幫他父親蘇洵弄晚飯的時候,其實你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蘇洵帶到樊樓去吃上一頓。”
棠溪說道:“可是,蘇軾並沒有說……”
棠溪回憶了一下,蘇軾說那句話的時候,確實沒有說起要讓自己把蘇洵帶到樊樓去,所以自己才提出從那裡買點菜餚給蘇洵送去。
陸垚倒是沒有責怪棠溪的意思,說道:“有些時候,有的人不想把話說的那麼直白,如果都當面點破,那這世間就沒有秘密和謊言了,蘇軾當時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你能把蘇洵送到樊樓去,你想啊,他們哥倆來到這裡,我肯定是要下廚的,東坡肉少不了,如果只是給蘇洵送了素菜,難免這父子幾人會有矛盾。不過蘇軾也知道你是個下人,可能沒那麼多錢財,也不好意思直接開口讓你帶著蘇洵去吃飯,所以就用話點了你一下,不過你這方面也是初出茅廬,不明白他的意思也屬於正常的事情。”
經過陸垚這麼一番解釋過後,棠溪又是仔細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形,忽然想起,蘇軾當時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難道那眼神就是在暗示自己這件事情麼?
“看來,我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啊。”反應過來的棠溪,嘆了口氣,說道。
陸垚點頭說道:“不錯,這就是語言和表情的藝術,時間還長,隨著你慢慢接觸的人變多了,你自然也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了。”
見陸垚並沒有生氣,棠溪才放下心來,接著問道:“那公子,你接下來有什麼安排。”
陸垚這邊打了個哈欠,剛才和潘文在樊樓喝了一頓酒,再加上今天從早上到現在都處於一個精神十分緊繃的狀態,現在回到家,一下子鬆懈下來,睏意也瞬間湧了上來,算著時間還有一些,於是陸垚說道:“我先回房間睡一會兒,晚上包拯還有蘇軾他們還要過來,你記得,在他們來之前兩刻鐘的時候叫醒我,順便去廚房,收拾一下五花肉,晚上做飯的時候要用到。”
棠溪點點頭,朝著廚房走去了。
陸垚這邊,回到房間去,直接悶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