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四十一章 土地分配我最強(第2/2頁)
章節報錯
二叔公自然希望陸垚去折騰這些地,就算陸垚將他那些地荒著不種都成,一旦陸垚接下了這個單子,那就是意味著陸家的這一家老小都需要陸垚來養,這點錢對於陸垚來說就是九牛一毛。
陸垚點點頭,沒有說出自己的規劃,反正說出了二叔公也不會信。
一個畝產六七十斤的年代你說一畝能種出兩千斤的糧食出來,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在他們的印象中就算是神仙也做不到,既然如此到時候用事實來證明就行了。
對於這四百畝地的規劃,陸垚是這麼想的,土豆切塊種植的話大概能種四畝地左右,玉米制成種子能種十畝,西紅柿能種兩畝地,辣椒陸垚也帶了不少,差不多也能種個四畝。
這樣算下來的話就是二十畝地。
剩下的三百八十畝地,陸垚打算用一百畝用來做複合式種植。
就是在田中挖出幾道縱橫很深的溝渠,裡面放養一些魚,其他的地方再種植稻穀,田中也能放養一些鴨子,這樣鴨子和魚的糞便能起到肥田的用處,而且鴨子可是吃掉害蟲,這樣一年稻穀的產量絕對是能超過畝產兩百斤的。
還有剩下的土地,陸垚打算用兩百畝移植一些桑樹。
桑葉可以養蠶,他前世作為一個科研組長,想要按照現在的織布機改良成為水力織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無人工成本再加上全天二十四小時織布,他能將布匹的成本壓到最低,到時候布匹的利潤也會是不小的。
桑樹結成的桑葚可以用了釀酒,這種酸甜口的低度酒可以開啟女性飲酒的市場,再說這種甜甜的口味很適合大宋。
剩餘的一百八十畝陸垚打算全部用來種甘蔗,甘蔗可以用了製作白砂糖,甘蔗榨汁之後的殘渣可以用了造紙,多重用途,保證一點都不會浪費。
必要時,陸垚還會用素布製成大棚,農產物可以做到一年兩熟,臨近冬天時還可以種一些大棚蔬菜。
冬天的綠菜可是能賣到天價,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經過陸垚的這一番規劃,原來四百畝地的產值至少能提升幾百倍。
他還想在蘇縣的釀酒工廠的旁邊弄一個養豬場。
此時的豬沒有閹割,豬肉會有一股腥羶味,那些有錢人除了吃豬油之外肉是不吃的,豬肉都是一些沒錢的百姓們吃,而且沒有閹割的豬長肉極慢,一百斤就能算是肥豬了,這種瘦肉很多肥肉很少,一頭豬能出的豬油很少。
現在的豬肉雖然低賤,可還是很貴。
陸垚就是要產出後世的那種肥豬,將豬肉的價格打下來,讓百姓人人都能吃得起便宜肉,而且他自己造蠟燭和香皂也需要豬油,他這樣能自給自足,又少了很大一部分的成本。
陸家其樂融融地就決定了將田地交給陸垚來打理,他們就可以做一些別的事情來存點錢花用。
“不知道家中可能給我幾個能識字的人?”陸垚問道。
“垚兒想要多少直說便是,家中多數都是識得字的,反正來年他們都不再為田地煩憂,你隨便挑。”二叔公撫著白鬚笑道。
“給我六個便成,不需要許多。”蘇縣的工廠他還沒有去看過,曹國舅比他還要著急肯定會按時建成,到時候一個釀酒廠一個造紙印刷廠最後再來一個養豬廠,這三個大廠落成之後,陸垚不可能時刻待在那裡,需要有人來管理。
曹佾肯定會派人,那麼他作為這些廠的正在擁有者肯定也要派人,想來想去還是自家人靠譜,畢竟自己父親是家主,而且自己的前途又是一片光明,這些陸家人的以後還要靠著他們一家,出賣陸家的事情是肯定不會做的。
對於釀酒和造紙技術的洩露問題,陸垚就會很放心。
二叔公順勢就喊了六個名字,估計是由於私心的原因,有四個都是他的孫子,有兩個是陸垚三叔和四叔的兒子,他們六個人一起來到了大廳。
二叔公笑道:“你們六個都是垚兒的堂兄,以後都跟在垚兒後面好好做活,垚兒這麼能掙錢以後肯定能帶你們富貴的。”
六人的臉色瞬間出現了喜悅,誰不想掙大錢啊!
陸垚喊他們過了元宵過後去陸府,到時候再詳細商量細節問題。
二叔公看著陸垚井然有序地吩咐事情,一臉笑意,看到以後陸家家主的位置是要交到陸垚手上才行。
陸盱只會做官,能掙的錢不多,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家主,不能算是一個出色的家主。
陸家能不能騰飛起來,二叔公將希望都壓在了陸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