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到底要不要給已經判刑的罪犯上訴重審的機會,這個問題,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其根本原因,還是要看站在哪個方面來看。

假如自己是被冤枉的,那當然是希望能夠有個上訴重審的機會,但要是站在旁觀者來看,又擔心有些確實犯了罪的人逃脫法律的制裁。

這個問題並不是規則和法律的錯,法律和規則是平等的,在可能放跑真正罪犯的同時,也給了蒙冤之人平反昭雪的機會,關鍵還是要看執法人,和法律本身並沒有關聯。

如果執法人犯錯了,不是還有督察院監督他們嗎!

再說九院當中的其他五個,除了最高法、中科院、督察院、檢察院之外,還有國資院,要是放到現代,應該叫做國土資源部。

國資院的職能,主要是負責統籌國家領土內的各種自然資源,比如有多少的農業土地,有多少的工業土地,還有森林,鹽澤,湖泊,海洋,礦產等等。

這要是放在現代,這些資源肯定是國家公有的,但在古代卻不是,在古代的時候,這些自然資源屬於皇帝的私有財產,是不放在國庫內的,這是皇帝私有的小金庫所有,也叫內帑(tǎng)。

比如森林,皇帝會規劃出其中的一部分專門用來給百姓砍柴,但是你想砍森林裡的樹賣木材,那就得給皇帝交稅,而且這個稅是皇帝的私房錢,不屬於國家的財政收入。

當然,漢部落是完全不需要這麼做的,因為羅衝比較會賺錢,用不著把這些資源據為己有。

羅衝要是想賺錢,隨便開個工廠,鼓搗出來一些新玩意兒,就有花不完的錢,像是那些森林,礦產,海鹽,土地,野生動物什麼的,完全可以放在朝廷下面,將其公有化。

而國資院要做的事情,就是探索,發現,統計,記錄,並配合漢部落的其他部門,來合理的開發這些資源。

九院剩下的還有宗正院,這是個小部門,之所以獨立設院,是因為宗正院是專門管理皇親國戚的,這是皇帝的家事,只需向皇帝負責,其他大臣無權干涉。

就算皇親國戚犯了法要判死刑,也得由宗正院來捉拿審理,交給皇帝親自懲罰。

有人可能會覺得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樣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約束,這話說的確實不錯,犯錯了當然要懲罰,但不能讓別人來懲罰,只能由皇帝親自懲罰。

君不見大秦二世而亡,就是因為趙高假傳聖旨,逼得公子扶蘇自裁而亡。

可你再看明朝的朱元璋,這傢伙為了保護自己的子孫後代想的就很周到,他寫了個祖制,凡是皇親貴族,如果遇到大臣拿著聖旨要來殺你,先把傳聖旨的這人拿下再說,然後去求見皇帝,詢問究竟是不是真的,以免自己的子孫後代被奸臣殘害!

這種事情是不得不防的,比如,有人想造反,想謀權篡位,然後趁著小羅成不在羅衝身邊的時候假傳聖旨,告訴他,太子殿下,皇帝陛下下旨讓我宰了你,你束手就擒吧!

那小羅成豈不是就成了和扶蘇一樣的下場?!

......

九院的最後三院,分別是衛生院,相當於現代的衛生部,主管全國的醫療機構,以及藥物監管;

文體院,負責各類官方管轄的文工團,歌舞團,樂團,以及各級在編職業運動員,另外,文體院還管轄全國所有的公共劇場,歌劇院,體育場。

並負責組織大型體育競技比賽,比如足球賽,田徑比賽之類的,還有歌舞晚會,交響樂歌劇表演等等。

而且這還只是暫時的,如果將來漢部落的攝影技術再進一步,搞不好還能拍出電影、電視劇呢,到時候什麼製片廠,放映廳,電影院之類的,肯定也要歸文體院來管理。

最後一個,就是經濟院了,經濟院的任務,主要負責所有國企的生產任務制定,還有國企的運營,資源的調配,以及各類市場調查。

透過市場調查,來發現百姓缺什麼,才好針對性的進行生產,發現哪個地方的什麼特產,要想辦法開發特產的深度價值,並幫忙銷售。

總之,就是一個監管和盤活經濟的部門。

在古代,從來沒有類似這樣職能的部門,這是因為古代的輕商思想造成的,所謂計程車農工商,商人被排在最末尾,那是因為商人投機倒把,不事生產,只知道給自己撈錢,還不交稅。

但在漢部落不一樣,羅衝是把商人或者說企業,分為兩類的,一種是生產型企業,比如鍊鋼廠,軋鋼廠,這種做實業的企業,另一種投機倒把的商人,說的就是那種自己不生產貨物,只負責從東邊買了賣到西邊的二道販子。

這種二道販子就是中間商,只會賺差價,有時候還會囤貨居奇,擾亂市場秩序,但你也不能將這類人一棒子全部打死。

有的人確實壞,但卻可以用法律制裁他,可沒有這些銷售商,工廠裡生產的貨物又怎麼賣到千千萬萬的百姓手中呢?!

現代經濟學中,有人將GDP比作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還有出口。

但是漢部落目前的情況,基本不存在對等體量的貿易物件,那麼想要讓國家富起來怎麼辦呢,就只能從另外兩方面入手,也就是投資和消費。

先大力投資國家的各項基礎建設,修公路,修鐵路,建設工廠,開闢更多的農場,建造更多的漁船,這就是投資。

有了這些投資,就會需要大量的鋼鐵,大量的水泥,土地,等等等等,這樣就能帶動企業搞生產,企業辦的好了,就能給國家交稅,國家收了稅,就能投資更多的基建專案,如此,變成了良性迴圈。

再有就是消費,先用投資帶動企業發展,企業發展起來了,農民和工人就能賺到錢了,百姓手裡有了錢,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再把錢花出來。

漢部落可以建工廠,生產更多的副食品,讓百姓去買,可以建腳踏車廠,造車賣給百姓,讓他們花錢,這就是消費。

只要有了消費,就能繼續帶動企業發展,企業辦好了可以交更多的稅,國家有了稅收繼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