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羅衝問起有喬氏的情況,大樹立刻說道。

“回首領,有喬氏的部落從開始就是遊智那邊在負責的,並未讓我接手,當初遊智也只是從我這裡要走了十戶移民而已,後續的事情我就沒管了。

“不過聽說,有喬氏的那個聚居地並未擴大,想來是還沒有把剩下的人弄來。”大樹實話實說道。

羅衝瞭然點頭,也並沒有責怪他,大樹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一個小小的有喬氏,還用不著他這麼大的郡守來管。

列車勻速行駛,羅沖和大樹就在那節專列上閒聊,兩人從漢部落的科學技術水平,聊到漢部落的人口增長,從南方的工業佈局,又聊到將來帝國中央的行政機構。

當羅衝透露出帝國這個概念,並大致講解了一下他所設想的三省、六部、九院、一行的職能和執行方式的時候,大樹瞬間就被驚地瞪大了眼睛。

原本大樹還以為漢部落這個部落組織,除了最大的首領之外,剩下最大的官職應該就是州刺史了,能當上一地郡守,就已經是整個部落裡都拔尖的封疆大吏了,可現在看來,州刺史頂多只能算個地方官啊!

倘若真的把首領說的這個什麼帝國中樞建立起來,那要增加多少官職,而他自己將來又能爬到多高的位置。

就以大樹在漢部落的資歷,還有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說句玩笑話,假如羅衝有心弄個宰相的話,那肯定非大樹莫屬了。

可惜,羅衝壓根就不想弄宰相這個職位,這不是純粹給自己找麻煩嗎!縱觀歷史幾千年,華夏的各個王朝,哪個不是在皇權和相權的爭鬥中度過的。

文官集團想控制皇帝,皇帝又想控制官員,雙方為了那些權力你爭我奪,費勁了腦子,而宰相呢,宰相是什麼?

宰相除了沒有皇帝的名分,但他手裡的權力和皇帝有什麼區別......?

天下豈可有兩皇並立?!

而此時的大樹卻根本不知道羅衝所想的是什麼,他還在震撼於剛才羅衝所描述的帝國中樞。

按照羅衝的說法,將來的漢帝國會有三省,分別是秘書省,尚書省還有門下省。

其中的秘書省就是皇帝身邊的秘書處,負責處理各種機要檔案,並負責起草政令的機構。

尚書省則是權力最大的行政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整個國家的大事小情,由六部尚書組成,因此又叫尚書省。

最後的門下省則是稽核政令,下發政令的機構。

而其中最重要的尚書省,下面又分為六部,九院,一行。

這六部,便是羅衝耳熟能詳的兵部、吏部、禮部、刑部、工部、還有戶部。

六部主官稱為尚書,又叫部堂,下設左右侍郎,為尚書的副手。

而這六部之下又分門別類的設立了三十來個分部,將整個天下所有的事情全都囊括了進去。

其實還有些東西是大樹所不知道的,羅衝在六部下面設立的分部,很多都是歷史上的六部沒有的,而是他根據現代的行政機構,還有漢部落的實際情況專門設立的。

比如說歷史上的禮部,禮部在古代,是管祭祀,禮節,以及教育,還有科舉考試的部門,甚至明朝的禮部下面還管著教坊司,也就是官辦青樓。

像是這樣的職能,羅衝當然不會直接照搬過來。

按照羅衝的想法,禮部如果只管教育和考試,那乾脆稱作教育部好了。

可是這樣一來,禮部的職能就過於狹小了,因此羅衝給漢部落的禮部規劃的職能分部增加了好幾個。

禮部為大部,下設五個分部,分別是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環保部,郵政部。

教育部顧名思義,就是管全國教育系統的;文化部則是用來對帝國各種文藝作品的稽核,包括各種出版物等等,比如書籍,又或者膠片唱片,電影等等。

當然,這得將來能拍的出電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