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為止,這幅壁畫也只能說是一副手法寫實的春宮圖而已,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就只能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了。

接下來,壁畫中描繪了,貴族男子發現了女人們與西域藩僧之間的苟且行為,怒不可遏,命人將他們全都扒光了衣服綁在一個廣場之上,然後就在僧人面前,將那些女子推進了一個巨大的刀車中,活生生攪成了肉泥,有的僧人被這場面嚇尿了褲子,有的則當場昏死過去。

然後貴族男子又派人把由這些女人制成的肉泥,埋到土裡,日日澆水灌溉,終於在上面長出了一片白色的小花,那話晶瑩剔透,就像水晶一樣,吸引了無數的蜜蜂過來採蜜,這時貴族男子又讓人打造了數百個蜂箱,把這些蜜蜂養在其中,並將所得的蜂蜜儲存起來,餵給那些西域藩僧。

畫面最後,那些僧人一個個都瘦成了皮包骨肉,最後在飢餓中死去了。貴族男子又命人將他們的屍體拋入裝滿蜂蜜的大甕之中,浸泡了很久,再次拿出後,放進了墓穴之中。

到這裡,壁畫就結束了,很顯然,這段講的是蜜人的製作過程,與這些原材料的來源。

至於牆壁上剩下的最後一部分則是一段文字,上面寫的是蒙文,翻譯後可以看出,這是一段卦辭,大致意思是“重光大荒落有災,旃蒙作噩長久。”

譚靜和眾多考古隊員們正是透過這句話,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關於這段卦辭,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來歷,相傳在大德十一年正月初八那天,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因病駕崩在大都玉德殿上,而他唯一的兒子也就是皇太子“德壽”於兩年前夭折了,故而無人繼承大寶。

於是皇后卜魯罕按照蒙古舊制攝政,由她召集“庫裡勒臺”大會,另擇新君人選,因其忌憚親近漢人的真金(忽必烈嫡長子)後人奪權,所以準備聯合左丞相阿忽臺、阿里不哥之子明裡帖木兒等人擁立安西王阿難答。

阿難答是忽必烈長孫,忙哥剌之子。統領寧、隴、秦三地,信奉回回教,並強制屬民更改信仰,擁有一支十五萬人且全都信奉回回教的軍隊,實力不容小覷,早在半個月前,他便得到訊息,說成宗抱恙,恐不久於人世,因此在接到詔書時已在回京的途中,當時正值寒冬,天冷路滑大軍行進緩慢,阿難答擔心遲則生變,於是只帶少數親信快馬加鞭奉召回到大都輔政。

而此時右丞相哈喇哈孫則認為,雖然成宗無嗣,但真金尚有嫡孫,主張迎立海山或其弟壽山,成宗死後,他立即秘密派人通知遠在漠北的海山以及身在懷州的答己、壽山母子,迅速入京。另一方面,他利用職權,收京城百司符印、封府庫,然後在家稱病三個月,以延緩皇后卜魯罕釋出政令。

海山在外征戰多年,又有平定海都之亂的大功,兵權在握,且在軍中威望很高。身為一介女流的卜魯罕最為忌憚,下密旨切斷大都與漠北之間的驛路,並讓阿難答的軍隊分成數股,守在兩地來往的必經之路上,阻止海山進京,北去送信之人花重金買通通政院,將通行文書的日期改到卜魯罕下密旨之前,這才堪堪在道路封死之前,把信送到了海山手上。

海山接到成宗死訊,準備立即還朝,這時有手下進,告訴他現在時局不明朗,應該等等再看,於是他聽從了這個意見,放緩速度,靜觀京中局勢變化,順便等待後方大軍集結。

大德十一年三月,海山率軍行至哈拉和林郊外的鄂爾渾河畔,與合赤溫后王也只裡所帶領的回回軍相遇,雙方爆發了激烈的大戰,最終海山以人數優勢擊敗了回回軍隊,活捉了也只裡。然後他進入哈拉和林城,召集漠北諸王前來覲見,就在諸王面前誅殺了與阿難答同謀的也只裡。

幾日後,海山得到訊息,原來自己的母親與弟弟已進入大都,並在漢人老師李孟及右相哈喇哈孫的幫助下,成功發動政|變,一舉扳倒了卜魯罕、阿難答、明裡帖木兒、阿忽臺等人,海山興高采烈的命令全軍加快步伐,準備進京接手皇帝寶座。

然而他不知道的事,此時的大都城內又生了變故,原來以薩滿教首領“通天巫”闊闊出為首,宗王牙忽都及李孟等人都勸壽山直接登機,而權力慾頗重的答己也認為,新君的人選是自己兩個兒子之一的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了,而次子壽山“天性孝友”,比哥哥海山更容易控制,也想立他為皇帝。反觀壽山本人則顧慮重重,始終不願接受。

這時,答己便想到了一個法子,她找了幾個道士,算出“重光大荒落有災,旃蒙作噩長久”的卦象,並派人把卦辭送到海山手上。

重光大荒落意思是辛巳年,也就是海山出生的年份,而旃蒙作噩則是壽山出生的乙酉年,這句話就是想暗示海山,讓他放棄皇位。

海山得知大都來人滿心歡喜,還以為是母親派人前來迎他回京登基,沒想到卻等來了這樣的訊息。當即氣的他暴跳如雷,命令手下將送信之人拖出帳外亂刃分屍,然後命人拿著信使的首級回京,表示堅決不放棄皇位,同時他親率三萬大軍,分三路南下,準備強攻大都。

面對強大的軍事威懾,答己和諸王大臣被迫改變了態度,迎立海山登上大寶。

大德十一年五月初,海山抵達上都,舉行庫裡勒臺大會,當眾處死了卜魯罕,又鴆殺了與自己爭奪帝位的阿難答。

五月二十一日,他即位於上都。

由此可見,海山這個人,雖然歷史上記述不多,但卻是個記仇的人,他記恨大都內的人反對起繼承帝位,就在上都開平府登了基,自己母親他不能有所埋怨,就在墓室之中刻上這句卦辭,以抒發自己的不滿。

當然他也是有一定功績的,例如擊敗阿難答,讓華夏沒有淪為政教一體的落後國家,但他在歷史上沉迷酒色又是出了名的,虧得只在位三年,就駕崩了,不然留下的風流豔史要比厚實的乾隆還多。

比如第二幅壁畫中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他晚年摒棄釋教,崇信儒家的原因之一。

&n..pppp('我在緝仙局工作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