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見看清遠和尚,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但很快便明白了李旭的意思,暗道:“好小子,這是在告訴朕清遠已經是你的人了麼?罷了罷了,既然如此,朕不再動他便是了。”

皇帝雖然如此想,但還是準備再對這老和尚敲打一番,免的他日後依然恃武逞能,不分尊卑,於是上前對清遠笑道:“清遠大師,閱江樓一別不過寥寥數日,不知大師別來無恙否?”

清遠答道:“喪家之犬,何敢勞陛下掛念,如今也只能在五殿下麾下討口飯吃,混個安身之所。”

皇帝點點頭道:“如此甚好,大師雖是方外之人,但入了紅塵,日後行事還需謹慎些,不可逾矩,有些事情朕可以容忍一次,但絕不可能容忍第二次,大師可明白?”

“阿彌陀佛,老衲謹記陛下之言,必會謹言慎行,行穩致遠。”

皇帝點點頭不再與清遠糾纏,隨著李旭進入正堂入座。

這時梁公公在皇帝示意下拿出了聖旨,對李旭笑道:“恭喜殿下,殿下還不快快準備接旨?”

李旭接旨可從未擺過香案,這會父皇在側,也不敢怠慢,慌忙叫人前去準備。

皇帝見狀說道:“一切從簡,不必麻煩!”

於是李旭直接跪下,只聽梁公公大聲誦道:“朕仰荷天休,丕承帝統。景命有僕,祚胤克昌。式弘建國之謨,茂舉大封之典。諮爾第五子旭,稟資奇偉,賦質端凝。挺峻綽於金枝,挹英風於瓊握。宜膺茅土,以有家邦。茲特封爾為靖王,靖民安邦,肅清寰宇。尚其夙夜畏天,慎厥身修思。永欽予時命,以克有令譽。有司擇日備禮冊命,欽哉!”

聖旨唸完,李旭立即叩首道:“兒臣叩謝父皇隆恩,父皇萬歲!”

也許是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皇帝看著已長大成人的李旭欣慰地笑道:“起來吧,朕來的急,只帶了一份聖旨,其餘的物什梁總管下午會給你送來。”

李旭笑道:“兒臣明白,多謝父皇厚愛。”

“嗯,你如今兼著皇城司監察使的職位,還想進六部學習學習嗎?”

李旭思索片刻道:“父皇,兒臣想進工部。”

“工部?”

皇帝有些不解,六部之中最沒話語權的便是工部了,別的部門要不管人,要不管錢,要不管兵,而工部只能負責管理國家的工程事物,比如興建土木,兵械製造,水利工程等等,而且還要受制於戶部,戶部不給錢,就沒辦法開工。

工部主要涉及民生問題,對朝廷官員難以起到制約作用,所以在六部中地位最低,如今老二進兵部,老三在戶部,雖然有吳家的因素,李旭不會選擇吏部,但皇帝以為李旭起碼會選擇禮部,禮部掌管科考,想要招攬人才進禮部可是很好的途徑。

吏部貴,戶部富,刑部威,兵部武,禮部貧,工部賤,李旭又何嘗不知這裡面的門門道道,不過他有著自己的打算。

“是的父皇,兒臣想進工部,東湖入侵在即,兒臣想去工部看看,在短時間內能不能加緊改良精進一些軍械武器,特別是火器,這樣也能增加我大寧的勝算。”

皇帝不可思議地問道:“你師父李天師,還教了你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