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伴隨著曉婭他們的讀書聲,轉石磨的聲音了響了起來。等曉婭他們早讀結束,一碗碗的豆腐腦已經擺在了桌子上。白白的豆腐,上面鋪蓋了一層醬紅色的調料。

“好久沒吃多豆腐腦了。”姥爺看著桌子上的豆腐腦感慨,姥爺那邊山區,有點地都種糧食了,黃豆很少,所以吃豆腐的機會就很少,更不用說豆腐腦了。

“爹,您多吃點,鍋裡還有。這曉婭昨天泡的太多了,我看今天就能壓一小板的豆腐出來。中午咱們炒豆腐吃,四郎你一會休息一下,給你爺爺奶奶送塊豆腐過去。”喬氏看著豆腐腦高興的說。

“娘,咱們這能出多少豆腐呀?”曉婭吃著豆腐腦問道,純手工無新增的豆腐腦味道就是純正。一股豆香,略帶黃色的豆腐腦,配上喬氏調的滷,這味道真是絕了。

“咱們這邊的豆腐,差不多兩斤半吧。”喬氏想想說道。

“咱們這邊換豆腐,一斤黃豆一斤半豆腐,娘,咱們這有的賺吧?”曉婭想想問。

“嗯,有的賺。一斤黃豆4文錢,這要是沒黃豆的咱們用錢來買,差不多一斤黃豆咱們能掙4文錢,這一天要是能賣十斤,這”

“那就能掙40文。” 喬氏還在那邊掰手指算著,曉婭就說了出來。

“還真是,這一天掙40文,這可以呀。”喬氏想想就高興。

“娘,咱們這一天要是磨10斤豆子太累了,你和我爹這一天就沒閒著的時候了。”曉婭說著。

“這算什麼累呀,十斤黃豆也就兩個時辰就弄出來了。”喬氏說著就要去泡黃豆。

“娘,十斤黃豆差不多要出25斤的豆腐,咱們村能賣掉這麼多嗎?”曉婭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

“這,好像是有點多了。”頓時喬氏就洩氣了。

“娘,咱們準備5斤吧,咱們村也不小,估計十多斤的豆腐能賣完。”曉婭歪著頭想了想說道。

“我看行,爹你看呢?”張志誠問道。

“嗯,你們村大,也富裕,先準備5斤也成。要是賣不掉這不還能凍成凍豆腐嗎,一樣的。”姥爺放下碗說道。

“行,那我去泡豆子去。”說著喬氏顧不上吃飯,就放下碗去稱豆子了。

“外面的豆腐我壓上了,一會吃完飯估計也差不多了。四郎你一會帶著五郎和小七,把咱們壓出來的豆腐往村裡這幾個親戚家送送。”張志誠吩咐著四郎。這是準備通知街坊四鄰了。

“爹,知道了。”四郎答應著。吃過飯就把剛壓出來的豆腐分成了五六份,一人帶著一個籃子往村裡走,小七一遍走還不忘和身邊的小夥伴炫耀,告訴他們吃豆腐就到自家來換就好了。

張家豆腐坊就在這靜消消中開張了,開始的時候來買的人不是很多,每天5斤的豆子,曉婭他們一天三頓都有豆腐吃,最後還會剩下兩塊豆腐被做成凍豆腐。後來慢慢的隔壁兩個村的也過來買。豆子從5斤變成了10斤,凍豆腐也很少有機會做了,有的時候曉婭他們也根本剩不下吃的。

“這是張家嗎?”

“哎,來了。大娘你找誰呀?”曉婭這是出來拿豆腐,準備午飯了。聽到外面有人,趕緊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