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敵我難識(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美娟守在收發報機前沒等多一會,裝甲兵司令部就發來了一封電報,她接收完譯成文字後,趕忙送到了李紅軍的房間。
李紅軍接過來一看,上面寫著:
致奧洛夫將軍,我們希望對每批裝甲兵的培訓壓縮在三個月內完成,可行否。
李紅軍笑著說:“咱們的許司令員真能抓緊時間,客人剛到,就急著和人家談工作了。”
湊過頭來和李紅軍一起看完電文的齊志剛說:“司令員也是被逼的。你想啊,咱這裝甲兵司令部本來就是白手起家,要啥沒啥,偏在這個時候老美又來摻和打朝鮮,咱們光憑小米加步槍跟老美幹哪行啊,坦克得快點上啊……”
李紅軍打斷他說:“得得得,碎嘴嘮叨的,就像你知道得多似的。”隨後對林美娟說,“快點給奧洛夫將軍送去吧。”
林美娟就找到郭思維一起去見奧洛夫將軍。此時,奧洛夫將軍恰好一個人在屋裡,郭思維把電報的內容翻譯給他之後,奧洛夫將軍深鎖著眉頭對林美娟和郭思維說:“這怎麼可能呢?電報不會有誤吧?”
郭思維問了林美娟之後,肯定地回答說:“不會。”
奧洛夫將軍思考片刻,然後鄭重地說:“我要承認,許司令員的計劃非常大膽,但是能實行嗎?在我們國家對裝甲兵的培訓需要三年的時間,幾十年來這種培訓方式都是這樣的,而你們要壓縮到三個月,而且是在缺少裝備的情況下,這怎麼可能呢?正像你們中國人說的‘沒米不能做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郭思維把他的話翻譯給林美娟之後,兩人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而且這樣重大的問題也不是他倆所能決定的,林美娟思量片刻才說:“將軍同志,我們能否把你的意見擬成電文發給許司令員。當然,擬成後先要請你批審,然後再發出去。”
奧洛夫將軍點頭說:“可以。”
倆人轉身正要出去,奧洛夫將軍又叫住他們說:“哦,請等一等,你們首先要明白我的意思,不要產生誤解。”
林美娟和郭思維你眼望我眼,倆人還真不知道將軍所說的“誤解”指的是什麼,林美娟只得說:“請將軍同志進一步明示。”
奧洛夫說:“你們應該明白,我並不是反對許司令員的意見,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是覺得這樣的做法在世界各國都沒有先例,而且我們的裝備也很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完成三個月的培訓計劃。這才是我的本意。”
林美娟說:“是,將軍同志,我們明白了。”
翌日,天剛薄明,廖斌就起床了,洗漱完畢,見崔喜成仍在四仰八叉地酣睡,便拍著木製的床頭叫道:“喂喂喂,起床了,這可不是你的家,還有好多事等著我們呢。”
崔喜成勉強睜開眼睛,不滿意地說:“受了那麼多的罪,好不容易舒服了兩晚上,你還不讓人睡個夠。”
廖斌說:“你好像不知道我們現在是在什麼地方,這是在蘇聯和中國,是在我們的敵人共產黨的眼皮底下,哪有讓我們舒服的地方?”
崔喜成坐起來發了一會愣,若有所思地說:“蘇聯的那些兵們,肯定會發現我們綁了他們的人,拿了東西,開走了汽車。他們根據我們的行蹤也肯定能分析出我們已經進入了中國境內,你說,他們會不會把情況通報給這邊的中共啊?”
廖斌十分肯定地說:“他們不但會分析出我們已經進入了中國境內,而且也能判斷出我們此行的目的。這一切他們一定會通報給中共,而中共這邊也會做出部署,拉開搜捕的大網等著我們呢。”
崔喜成說:“那就看誰更技高一籌了。不過,西伯利亞那邊地廣人稀,我們活動的空間很大,到了這邊就不一樣了,中國這邊人口稠密,我們行動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廖斌說:“人多有人多的好處,都是中國人的面孔,誰能分得出誰來?”
崔喜成說:“他們分不清我們,可我們得把那個蘇聯的將軍從人堆裡找出來啊,找不到目標,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廖斌說:“一會早餐的時候餐廳裡就會有很多人,所有的客人都要到餐廳用餐,蘇聯的那個將軍也不會例外,他也得吃飯啊,起碼他的屬下會到餐廳來給他帶飯,這不是發現他們的好機會嗎?”
崔喜成立即精神大振,高興地說:“這的確是個機會,一個絕好的機會,只要咱們的槍口瞄上這個獵物,他就跑不了。”
廖斌說:“你別高興得太早,小心自己倒成了人家槍口下的獵物。你得明白,事情不只是扣動扳機開槍那麼容易,餐廳裡的活計還是由我來做。你吃完了飯去郵局發一封電報就行了。”
崔喜成說:“對,是該給老家發個電報,跟他們要電臺,要不然咱們在這拼死拼活他們根本不知道。可用他們的明碼給老家發電報行嗎?”
廖斌說:“用他們的明碼,說我們的暗語。你就說,祝婆婆七十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們一切安好,只是你外孫放風箏時線斷了,總是哭著想找婆婆要。”
崔喜成說:“好,吃完飯我就去郵局,但願派來帶電臺的人別像張德旺似的那麼廢物,否則就是多一個鬼多一炷香,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