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齊志剛被夥會的人押著從小酒館前走過去,李紅軍悄聲對劉福來說:“我盯著他們,你趕緊回去帶著你的人去鎮西的大窯疙瘩,咱們在那聚齊,把人救出來。”

劉福來知道,這是能救出齊志剛的唯一好辦法,心裡很是佩服李紅軍的先見之明,便對李紅軍說了聲“你加小心”,閃身走出了酒館。李紅軍也遠遠地盯著夥會的人躡足潛蹤地跟了過去。

鎮西的大窯疙瘩就在鎮外路邊的莊稼地裡,窯疙瘩空曠場地的四周就是一片長得快到一人高的玉米。齊志剛被押到窯疙瘩根底下,轉過身來後,看見一個夥會的小頭目正帶著十個夥會的人持槍站成一排對著自己,齊志剛異常的平靜,眼縫根本不䀹面前的這些人,卻四處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想仔細地看看自己死的這個地方是個什麼樣子。

就在這時候,那個小頭目喊了一聲:“舉槍!”

齊志剛嘴角露出諷刺的微笑,睥睨一齊對著自己的十杆長槍,等待著最後的時刻。

忽然一聲槍響,他看到的竟是那個小頭目倒下去了,十個舉槍的夥會人立時亂了套,不知是哪裡打的槍,正茫然四顧,又響了兩槍,兩個夥會的人被撂倒了。齊志剛雖然一時也摸不清是個什麼情況,但是他知道這是天賜良機,想都沒想,轉身就跑,沒幾步就鑽進了窯疙瘩的窯口裡。

夥會的人們怕挨槍子,一齊趴到了地上,就地向響槍的地方還擊。其中兩個夥會的看見齊志剛跑進窯疙瘩裡,提槍追了過去。

打倒夥會人的三個人正是李紅軍開的槍,他躲在玉米地裡雖然換了兩個地方,但是夥會的人還是發現了他,一齊向他射擊,打得他一時動彈不得。

兩個追進窯疙瘩裡的夥會人,可以說是自找倒黴。之前齊志剛面對十幾個夥會槍口的時候,當然是無法動手,但是面對眼前進了窯疙瘩的這兩個傢伙,齊志剛對付他們可是綽綽有餘,拳打腳踢,三下五除二,幾下子就打得倆人躺在地上起不來了。他撿起他們的兩支槍,一支背在身上,一支拿在了手裡。又見他們的腰裡每人都彆著兩枚手榴彈,就全都解下來別到了自己的腰上。

現在他的腦子已經清醒了許多,從剛才擊倒三個敵人的槍聲和準頭上,他已經知道那是李紅軍打的,知道他是救自己來了,感動得心上不由地一熱。他來到窯口探頭向外看去,看見夥會的人全都趴在地上,正在向李紅軍槍響的地方開槍射擊。而李紅軍那邊卻沒有響槍,齊志剛立時看出,趴在地上隱蔽的敵人不容易被看到目標,因此不好盲目射擊。這時對付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手榴彈,於是他連著向前面的敵人扔出了兩顆手榴彈,“轟轟”兩聲,炸得敵人站起來就跑。果然,李紅軍那個方向又響起槍來,齊志剛這邊也舉槍射擊,敵人立時倒下三四個,其餘的人撒腿就跑,真是比兔子跑得還快。

齊志剛端著槍一邊追著打,一邊想去與李紅軍匯合,卻突然看見幾十個夥會的人亂開著槍向自己這邊撲了過來,原來這裡的槍聲驚動了鎮上夥會的人,一下子來了幾十人。齊志剛知道自己走不出去了,就又退回窯疙瘩裡。他雖然身經百戰,臨危不亂,但是面對眾多一窩蜂上來的敵人,也不能不想到,自己是很難躲過這一劫了。

正這麼想著,卻看見李紅軍不知從哪裡繞過來,忽然閃進了窯疙瘩裡,齊志剛見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來救自己,感動得眼淚差點掉下來,隨後卻又生氣地大喊:“誰讓你來的,想跟我一塊死啊?”

李紅軍卻平靜地說:“沒那麼嚴重,我過來就是告訴你,咱們在這堅持一會,然後找機會出去。”

齊志剛滿是疑惑地說:“圍上來那麼多人,還……還找機會出去,能有什麼機會啊?”

李紅軍沒顧得回答他,因為幾十個夥會的人已經上來了,只能開槍打退他們。齊志剛一邊射擊一邊想著李紅軍說的這個機會,面對著這麼多的敵人,他根本看不見什麼機會。

可是沒過一會兒,只聽得敵人的側翼響起了槍聲,打得敵人跌跌爬爬地掉頭就跑,李紅軍早就看見齊志剛腰上彆著的手榴彈,喊道:“給我一顆,投!”

倆人一起把手榴彈甩了出去,趁著一片煙霧,衝出窯疙瘩,迅速向玉米地裡跑去。當敵人發現他們時,倆人鑽進了青紗帳,很快就不見蹤影了。

李紅軍帶著齊志剛找到劉福來這一班人,齊志剛才明白,從敵人側翼進行攻擊的是劉福來這些人,李紅軍所說的機會就是他們帶來的。

趁著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不明情況,他們沒有戀戰,迅速撤出戰鬥,返回了村裡。旅長和那位參謀聽了他們的彙報,片刻都沒有耽誤,立即從二十里外臨時調來了一個營,由李紅軍的偵察排帶領,撲向了夥會老窩。

夥會這幫反動地方武裝,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平時對待老百姓作威作福,殘暴兇狠,打起仗來卻個個是慫包,根本沒有戰鬥力。李紅軍帶領的一營人又都是訓練有素,經歷過戰爭的大陣仗,收拾夥會這些人真可謂是殺雞用牛刀,戰鬥不到一個小時,就把夥會的總部全鍋端了,至此掃去了旅部旁邊的一個威脅。

事後,齊志剛一支悶悶不樂,覺得自己被俘被救的經歷實在是丟人現眼,一連幾天都抬不起頭來。不過作為一個老偵查員,他有一個每次戰鬥後都要總結和思考的習慣,有個問題怎麼也想不明白,他沒找李紅軍,背地裡卻找到劉福來問道:“問個事兒,當時李紅軍怎麼就想到在窯疙瘩那裡救我?”

劉福來說:“你小子被關在夥會里,那麼大的院子誰知道你被關在什麼地方。再說夥會的人那麼多,又戒備森嚴,生闖肯定不行,只能另想辦法。後來李副排長到小酒館裡去打聽,知道夥會常在大窯疙瘩那槍斃人,就上那救你去了唄。”

齊志剛搖著頭說:“不是,我問的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問,李副排長怎麼就會知道他們斃人會有專門的地方?”

劉福來被問得怔住,說:“這你得親自問李副排長去,誰知道他這葫蘆罐子還能未卜先知啊。”

但是齊志剛把這個問題憋在心裡一直不好意思去問。

當時雖然戰事頻繁,但是中秋節這天部隊還是殺豬改善了伙食,午飯時每個人的碗裡多了兩塊肉。齊志剛似乎下了決心,端著碗挨著李紅軍蹲下來,和他一起吃飯。過了好一會,他好像無意間提出了這個問題,李紅軍笑著說:“這個問題好解釋,過去的皇上殺人都是推出午門外斬首,午門外就是皇上家的外邊啊。到了大清朝就是推到菜市口砍人了。為什麼呀?他怕有血光之災不吉利啊。縣鄉的人也都怕這個,一般都有固定殺人的地方。我們打聽出大窯疙瘩是夥會斃人的地方,在那裡不就等個正著了嗎?”

齊志剛聽了,心裡佩服不已。小聲對李紅軍說:“救命之恩不言謝,今後咱們就是生死弟兄了。”

李紅軍說:“生死兄弟?想不到你還挺會用詞的。”

齊志剛看著他,忽然壞笑了一聲,說:“同意了?既然是兄弟,以後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不是?”

說完就把筷子伸到李紅軍的碗裡夾起了一塊肉,李紅軍用筷子把那塊肉打回到自己的碗裡,大聲說:“幹什麼,幹什麼,土匪明搶啊。”

齊志剛腆臉笑著說:“親兄弟,不分家,瞧你這小氣勁兒的,要不然你吃我的。”

李紅軍躲著他伸過來的碗說:“去去去,沒人吃你的。”

從此以後,倆人惺惺相惜,真地就像親兄弟一樣,難捨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