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進攻東察哈臺(第2/8頁)
章節報錯
而當時,朝鮮也在朝貢之列。
楊寓道:“那微臣回絕了察哈臺!”
沒有絲毫猶豫,糧食本就是戰略物資,大明現在的糧食充沛,倒是可以用糧食來控制一下週邊的部落。
他們用馬匹,物資,來獲得大明寶鈔,擁有一定的寶鈔儲備,就可以在大明境內購買朝廷的禁品。
糧食是周邊番邦能買到最好,最有價值的東西了。
至於說其他的,茶葉並非是不允許出口,相反,茶葉,絲綢,向來是出口的大宗貨物。只是這種出口權力,被牢牢控制在朝廷手裡。
不允許任何官員,商賈,染指其中。
“回絕的時候,問問東察哈臺,朝廷登記造冊的,只有三十萬戶,所以他們每年的米糧採購,最高只能有三十萬的額度。”
“儘可能摸清楚東察哈臺到底有多少戶,有多少男丁,分部在什麼地方。”
方世玉又不是做慈善的,東察哈臺,漠北蒙古,方世玉是一定要拿到手的,並且牢牢控制在大明的手裡。
而在動手之前,儘可能摸清楚對方的底蘊和實力,避免盲目,這對於大明朝的軍事動作,也會有非常的效果。
楊寓道:“殿下,那要不要再加一條?”
“微臣倒是建議,若是想要統治西域,首先要做的,還是文化迥異的問題,只要文化同出一源,那這一切,都算不得什麼大事。”
“甚至還會成為朝廷控制東察哈臺的得力助手!”
聞言,方世玉詢問道:“直說吧,什麼餿主意!”
“很簡單啊,文化同化,在東察哈臺建立私塾,社學,府學,以教導他們孔孟之道為準繩。教導他們忠君愛國。”
“教導他們,西域自漢以來,便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現在是在分裂國家!”
“從根源上,瓦解朝廷對東察哈臺控制的難處。”
楊寓面色平靜,他一個文官,說出這麼恐怖的話,文化同化,從根源上,徹底解決東察哈臺分裂國家的可能。
強制教育整個東察哈臺,灌輸他們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土地,讓他們迴歸?
方世玉搖了搖頭道:“吃力不討好,等過兩年天氣好點,直接出兵拿下來不是更省事。”
楊寓的辦法雖然可行,但前置條件太苛刻了。
東察哈臺又不是傻子,怎麼會允許大明的儒生過去授業解惑,灌輸他們忠君愛國,東察哈臺本是大明領土的事情。
怕不是到時候要去的儒生都要被砍死了。
楊寓道:“殿下,事情雖然有點吃力不討好,但我軍對西域的瞭解並不多,而且西域哪裡多是荒漠地帶,大軍行進,極為困難。”
“而且,微臣有辦法,讓東察哈臺的人,答應朝廷派遣儒生前往東察哈臺建立學府,教導他們的子民!”
楊寓篤定的目光,信誓旦旦的說道。
......
泰安府,驛站。
楊寓手裡拿著國書,一步步走進了國賓館的一間院子,跟在楊寓身後的,有三個刑捕房的捕快充作親兵。
“首輔大人?”國賓館的主官見到楊寓,心中急促,連忙躬身道。
“這位就是東察哈臺的使者了吧!”楊寓看著跟在國賓館主官身旁的男子,微微一笑道。
只見那使臣點了點頭,一口較為流利的南京官話,開口說道:“下邦使臣,拜見天朝大老爺!”
“行,還知道些禮節,你起來吧,本官來這裡見你,是奉了大明聖天子的旨意。希望你作為東察哈臺的使臣,能實話實說,而不是誆騙天朝。”
楊寓親自上陣,這在大明王朝,太始五十年間,是唯一一次,內閣首輔親自接見商談邦交之事。
在這個時候,大明還沒有那麼多想法,方世玉也只相信楊寓能做好這件事情。
但隨著時間推移,大明的優越感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