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玉對經濟學也不是多瞭解,甚至也可以說是不瞭解,但坐在他的位置,他知道如何調控,讓大明寶鈔的購買力恢復起來。

“老朱頭,你都知道寶鈔是廢紙,那其他的老百姓,不也是當它是廢紙。”方世玉手裡拿著一張大明寶鈔,開口道:“所有人都當它是廢紙,它就是廢紙,但朝廷當它是貨幣,朝廷推廣它。認可它,並且只認可它,那它就是寶,大明的寶鈔,它就是有價值的。”

“想要恢復它的購買力,並且讓朝廷在金銀銅的匱乏缺少下,恢復大明的經濟,發行寶鈔,維護寶鈔的價值,刻不容緩。”

“時間拖得越長,寶鈔的價值也就越差!想要讓它起死回生,也就越難。”

方世玉坦言道。

救活大明寶鈔,已經是他唯一的訴求,只要大明寶鈔能恢復它面值的購買力,大明朝的經濟,肯定可以迅速發展並且繁榮起來。

朱元璋道:“救活它有什麼意義?不如直接重新印重新整理更好。”

方世玉尷尬的笑了笑,他不能說朱元璋的想法有問題,因為朱元璋的思想,真的定格了,定死了。

“老朱頭,弄新的寶鈔不難,但大明朝廷已經在寶鈔上失敗過一次了,如何能讓百姓相信,新發行的寶鈔,不會崩潰?”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寶鈔,恢復購買力,恢復生機,讓它成為朝廷唯一認可的流通貨幣,並且在全境禁止金銀銅的流通,朝廷經歷土改的事情,還是有一定的公信力,現在朝廷出面,恢復寶鈔的購買力,會迅速很多,也更能得到百姓的推崇。”

方世玉篤定道。

這個時候,朱元璋反倒疑惑了,看著方世玉道:“你打算怎麼做?”

“分成三步,第一步,放出訊息,朝廷恢復寶鈔的購買力,承認寶鈔面值所擁有的價值。”

“這第一步只是放出風聲,讓天下人知道,但不會有多少人相信,第二步,就尤為重要了。”

“現在八月,在有一個月的工夫,就要秋收了,朝廷下公文,各地田畝稅,以大明寶鈔為主,實物為輔。”

“如此,可以大肆收回一筆寶鈔,讓市面上流通的寶鈔有所減少。”

“第三步,就是限制寶鈔的印刷,規定寶鈔五年改版一次,提升寶鈔的防偽能力,並且將寶鈔大肆用在即將開始的海外貿易上。”

“海外貿易?”朱元璋目光沉重,對於方世玉多次推崇的海外貿易,朱元璋是不怎麼喜歡的,但方世玉喜歡,他或多或少也瞭解了一些。

不過,對於西洋番邦的破爛東西,他是真的看不上眼。

“沒錯,用大明寶鈔,在全世界買東西,而其他勢力國家,想要在大明買東西,也只能用大明寶鈔,如此一來,大明寶鈔就不單單是大明的貨幣,而是全天下的貨幣!”

“其他地方,也可以替大明朝廷,分擔大明寶鈔的超發問題。”

方世玉面色平靜,用文明的手段,掠奪全世界的財富這才是大明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靠著燒殺搶掠。

一旦方世玉心中的體系構建成功,其他國家真的就要永遠捆在大明的這艘船上。

不然的話,受損的就是他們的財富。

“可是,如果全境的田畝稅,收上來的都是寶鈔,那又要如何辦?”朱元璋說出他心中的擔憂問題,如果全年稅收,收上來的都是寶鈔,那可就出亂子了。

方世玉坦言道:“陛下擔憂過重了,收回來寶鈔是不假,但如果朝廷的田畝每年都以寶鈔為主要結算,這就證明了寶鈔的購買力逐漸回升。

再說了,老百姓能有多少寶鈔?”

方世玉面色平緩,他就是在打著老百姓手裡沒有多少寶鈔,就算交稅,也不會繳納太多的。而隨著幾年時間,大明寶鈔成為唯一可以用於繳納朝廷稅收的貨幣。

它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唯一的購買貨幣。

並且還是朝廷認定,朝廷回收,時日一長,十年八年的,大明境內也就不會有人用金銀去買東西。

大明寶鈔,攜帶方便,而且面值也夠用,何苦在去用金銀那麼費力還要稱斤兩的貨幣。

方世玉繼續說道:“大明寶鈔的作用,絕不能就這麼作廢了,不然的話,以後再發行寶鈔,困難會非常的大。”

話音落定,朱元璋開口道:“那你打算,就這樣發行下去?真的可行嗎?朝廷不會財政困難?”

方世玉搖頭道:“財政困難不會的,朝廷可以藉此大量收購金銀儲存起來,如果真的到了亂世,用金銀做硬通貨,本就無可厚非,眼下太平盛世,百業興盛。”

“朝廷收多少寶鈔,發行多少新的寶鈔,一批批,一點點的更新換代的同時,讓寶鈔流動起來,成為大明的唯一貨幣,有何不可?”

方世玉鑑定信念,他認為讓大明寶鈔恢復生機,搶救大明寶鈔的公信力,是當務之急,甚至刻不容緩。

而救活了大明寶鈔,又要如何界定大明寶鈔,這才是真正的經濟難題,只是眼下的方世玉,還沒有考慮那麼深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