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和百姓,才是朱皇帝的根基,軍隊是基本盤,只要軍隊不出問題,這文官?想當官的人多了去了。

削尖腦袋想給朱皇帝賣命的文人,數不勝數。

學得文武藝,賣貨帝王家。

“教育佔據支出的百分之一吧。”趙勉尷尬的說著。

“那我算的就差不太多,這張表上劃分了洪武二十五年朝廷的收入支出。”

“其中,軍隊支出一項,佔據全年稅收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七,是朝廷投入最大的地方。每年要一千五百萬兩的投入。”

“官員俸祿,宗室俸祿,勳貴俸祿,佔據全年稅收的百分之三。”

“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稅收,有百分之三十節流在地方用於地方財政支援,也省去了運輸的麻煩。”

“官辦造船廠,每年投入稅收的百分之八,火器採購的投入是百分之十三,其實單單軍隊一項,就佔據了全年稅收的百分之五十。”

“不足百分之一放在了教育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一稅收,戶部節流儲存入庫,用於應對天災人禍。”

“這本無可厚非,但我認為,存糧就夠了,存錢沒有什麼朝廷每年多拿出百分之五,用於教育建設,育人子弟的必要!”

“只有大明人人都是秀才,地方村莊的鄉紳世家才會不那麼容易出現!因為人人都可以競選村正!”

“教育的普及,至關重要,馬虎不得,我已經和陛下請過旨意了,今年應該加大對於教育的投入!”

方世玉話音落地。

趙勉開口道:“殿下,將教育投入提高百分之五,朝廷國庫的每年結算便無法達到五十萬兩銀子。”

“三年之後,泰安府需要按期結算工程款,朝廷如何能拿得出四百萬兩銀子!”

趙勉一臉糾結的看著方世玉道

詹徽微微點頭,一旁的李原名唉聲嘆氣。

“先修的是皇宮,皇宮的一應修建花費,由內帑掏錢,內城,外城的修建,才是國庫掏錢的地方。”

“所以,新都皇宮不屬於國家,屬於皇室私人,這樣講趙大人能理解嗎?”

方世玉也是破罐破摔,泰安府的皇宮已經開始動工了,而朝廷沒錢,真的沒辦法,朱元璋只好從內努掏錢了

好在內帑存錢豐厚,就是修整個泰安府,十三年的陸續投入也穩住了。更甭說修一個皇宮了。

方世玉話音剛落,一旁的詹徽開口道:“殿下,若是這樣做的話,倒也不是不可,只是時間久了,早晚是要輪到朝廷付錢的啊。”

微微點頭,方世玉道:“這就不是現在急的事情了,關於朝廷和內帑如何出資的問題,以後有的是時間聊,今天就講教育投入的提高。”

“朝廷每年結餘八十萬兩,結餘幾千萬石糧食,維持天下穩定根本不算什麼難事,如果真的混亂起來了,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這件事情,諸位比我更懂。你們中也有不少是從暴元走出來的!”

方世玉坦然道。

頷首示意,詹徽繼續說道:“那倒是這樣,可是一旦打仗呢?”

“言重了,三年之內,不會再有北伐戰爭,也不會有什麼大仗了。另外,我也說過了,開了海禁,財富自然就來了!”

方世玉坦言道。

海禁是肯定要解除的,不論是加強海上力量,海外影響力,還是賺錢,海禁的存在,沒有太大的意義。

方世玉也不想去學朱老四,只搞皇室貿易,自己吃肉,讓別人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那樣的貿易能長久才怪了。

詹徽開口道:“嗯,股下既然請了聖旨,那就按照殿下的意思辦就是了!”

諸臣紛紛附和著。

方世玉道:“那前邊兩件事說完了,最後一件事,我已經擬定好了名單,選七人,到東宮任職,幫助我處理政務。”

“自從陛下裁撒三省廢丞相後,父王,我,代替著丞相的工作,但這工作,丞相在的時候,有大量的私人助理,我也需要!先前雖然成立了內閣,但我出海這幾年,因為人員流失,沒來得及補充,這七個人就補充進去吧。”

方世玉唉聲嘆氣道。

朱元璋自己處理政務的時候,也是有私人助理的,朱標也有,只是私人助理這玩意,都是要選出來當做心腹培養的。

“這上邊唸到名字的人,暴昭,候泰,景清,練子寧,夏元吉,鄭賜,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