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遷都跟打安南,先進行哪一項?(第3/5頁)
章節報錯
老朱頭為了鼓勵民眾當兵,答應年初發放全年的銀餉,方世玉自然要貫徹下去,錢到手了,人家才更願意為國家奉獻嘛!
“諸位還有別的事嗎?若是沒事了,那就各自回去工作去吧,我去找陛下商討一番。”
見眾人都沒事了,方世玉這才緩緩離開了詹事府。
老朱頭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自己才離開多久,大明幾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
乾清宮。
“方小子,處理朝政,感覺怎麼樣啊?”見方世玉走了過來,朱元璋頓時一臉揶揄的看著方世玉。
“不咋樣!老朱頭,你這甩手掌櫃當的倒是舒服,我來找你,是有件事要跟你商量。”
實際上方世玉倒也不算累,能在老朱頭手下當官,還不出事的,要不就是狠聰明,要不就是狠老實。
這兩種人,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那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於那些偷奸耍滑的,老朱頭早就拉出去砍了。
“啥事?我就知道你個小王八蛋不會讓朕舒坦。”朱元璋老老神在在的來了個葛優躺,窩在軟榻上問到。
“放開海禁,大明水師,無往不利,從大明水師建立之日起,也就輸給了陳友諒一次小規模的戰役,此後就沒有再輸過了。”
“如今水師已經組建了三十年了,百戰百勝,較之三十年前,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海上那些倭寇,不過都是些遊兵,大多都是陳友諒跟張士誠的舊部。”
“這些人,自然不是咱大明水師的對手,朝廷養著水師,銀子不能白花不是?總要給這群水師找點事做,就當是軍訓也好啊!”
“更何況,今天我去詹事府,他們告訴我,朝廷每年的軍隊開支那是一個天文數字啊,咱大明朝廷,實在是缺銀子啊!”
方世玉特意查了一下大明國庫銀子的存量,怎一個慘字了得?
這還是沒有發放軍餉之前得數量,一旦軍餉發放完了,估計五百萬兩都不到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點錢實在是捉襟見肘啊!
小日本得石見銀山,很明顯,就是一個來銀子最快得地方!
而且這個銀礦,目前還沒被髮掘,要到十六世紀才會被髮掘,發覺後,更是開採了四百多年,還沒開採完!
當之無愧得金山銀山啊!
朱元璋聞言,頓時嘴角抽搐了一下:“放開海禁不過就是一句話得事情,剿滅那些餘孽也不過是手到擒來,但是這打仗可是要花銀子的啊!”
“你讓水師去打仗,朝廷的國庫怕是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開支啊!”
方世玉翻了個白眼,緩緩說到:“打仗確實會花銀子,但是咱們可以以戰養戰啊!海上的銀子可不比陸地上少,咱大明的貨物,只要運出去,一個來回,銀子還不就大把大把的回來了?”
“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西域的絲綢之路如今已經可以淘汰了,只有海上貿易,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啊。朝廷只要賺到錢了,百姓也就有福了啊!”
方世玉倒是沒有直接告訴朱元璋,日本島有個銀礦,在方世玉看來,開採銀礦這事不著急,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自己都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海上貿易不走起來,豈不是對不起自己之前的謀劃了!
“海上貿易,真的這麼重要?”朱元璋也不由得好奇起來。
“重要!非常重要!”方世玉一臉篤定到:“海上貿易,不僅可以讓咱大明富得流油,還能跟異國進行文化跟科技上的交流。只有走出去,咱才能知道咱們強大在什麼地方,才能知道外邦弱在什麼地方。”
“咱華夏被韃子統治了九十餘年,這九十餘年,咱華夏可算是直接斷層了啊!不僅斷層了,簡直就是倒退啊!如今咱大明,至今還深受負面影響。”
方世玉很想拿朱元璋繼承了殉葬制度來舉例子,可看了一眼,這裡只有他們兩個人,只要說出口,怕是老朱頭的腳又要跟他的屁股來個親密接觸了。
不過,作為中華文明的再造者,史上最愛民最惜民的好皇帝。朱元璋繼承殉葬制度,倒是也情有可原。
對,就是繼承。
明朝的前身是元朝,雖說元朝只存在了98年,但以古代的平均年齡計算,這98年足夠傳承四代以上。因此,朱元璋生活的年代必然是深受元朝制度的影響,而元朝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以活人殉葬是實打實的。
比如《成吉思汗列傳》記載:“諸將負成吉思汗柩歸蒙古,秘其喪,在道,遇人盡殺之殺40名貴族美女及大汗之駿馬以為殉”
《元史·本紀》記載:“順德馬奔妻胡閏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寧民妻魏益紅以夫死自縊殉葬,並旌其門。寧和眾縣何千妻柏都賽兒,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門。”
由此可見,元朝的殉葬制度確實是非常發達。因而,朱元璋作為元朝的遺屬民,繼承它的(殉葬)制度也是很正常的。插一句,雖說漢朝以後官方上沒有了人殉,但背地裡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