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得罪的人裡面,有幾個考取了功名,他們的後人沒考取,那等待他們的將是滅頂之災!

因此,迫於一些不得不考慮的現狀,對於投獻的百姓,他們還算是很厚道的,基本不會做黑吃黑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來。

當然了,俗話說的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凡事總有例外。

明朝中後期的時候,那些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佔廟堂之高的頂級大佬,就要黑心的多了。

他們不需要自己親自出面親歷親為,他們那些遠方親戚,就能代勞,把所有上不了檯面,見不得光的事情,全都給幹了!

只要出了什麼岔子,那就瞬間變成了大明版本的臨時工事故了!

何況坐在那個位置的文官大佬,基本都是主持過科考的。

門生故吏更是數不勝數。

就算自己掛了,憑藉他積攢下來的人脈關係,他的子孫後代也完全可以做到當一條躺平的鹹魚。

大明在這一點上做到巔峰的,那就是徐階了!

徐階不僅是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還是隆慶時期的內閣首輔,就連舉世聞名的大奸臣嚴嵩,都被他搞死了。

嘉靖二年,徐階考取了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編修,而彼時松江府徐家的田產也只不過才區區五十畝而已。

到了隆慶二年的時候,徐階已經高居內閣首輔,累官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徐階致士的時候,徐家的田產已經從一開始的五十畝,赫然變成了四十萬畝之多!

這個官,直接當的讓徐家的田產翻了八千倍有餘!

整個松江府的田產,基本都成了徐家的了,甚至就連蘇州府的田產,也有不少成了徐家的。

你再看看徐階的老對頭大奸臣嚴嵩,被下令抄家的時候,江西嚴家的田產,也不過才四萬畝,只有徐家的十分之一!

四十萬畝那是一個什麼概念?

僅僅靠百姓投獻,顯然是不大可能的,徐家的巧取豪奪,顯然是跑不掉的!

不只是百姓,就連當地很多秀才的田產,也被徐家仗著徐階的身份,給巧取豪奪了。

當時鬧得是滿城風雨,很多人直接跑到北平以及金陵(大明永樂大帝遷都北平後,金陵依然保留了一整套的朝廷部門,正常運轉)告御狀。

原本以徐階的身份地位,倒是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但可惜的是,徐階碰到了大明最牛逼的清官海瑞,更巧的是,這海瑞剛好還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職位接任了金陵應天府巡撫一職!

因此當海瑞接到報案之後,壓根就不管你徐階有多牛逼,直接就開始調查徐家侵佔田產的案子了。

此時的徐階早已告老還鄉,知道這件事後,頓時慌了。

要是換個人查,徐階倒是自信可以擺平!

但是特麼的這個人是海瑞啊,那可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啊!

這事要是被海瑞給查到底,坐實了他徐階侵佔田產的事情,他老徐這些年的努力,全都白費不說,估計還要吃不了兜著走!

為了擺平這件事,徐階算是出了血本了,直接斥資百萬白銀,上下打點。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吏部都給事中戴鳳翔,收了徐家的黃金三萬兩,當即帶頭上奏彈劾海瑞。

徐階也開始四處靠著昔日積攢下來的人脈,開始平息這件事。

而此時的內閣首輔便是咱大明最偉大的改革家,轎子最大最奢侈最豪華的那位張居正先生了,張居正還有個身份,那就是徐階的門生。

老師求到自己頭上了,不管不行啊,於是張居正大筆一揮,海瑞就從金陵應天府巡撫的職位,直接被降到了金陵應天府糧儲上了。

自此以後,整個大明,再也無人敢查徐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