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四個字,拿來吧你!(第1/5頁)
章節報錯
“方公子,若是那些人真的這麼做了,就不怕自己的田產直接北侵吞嗎?”
老李想了想,忍不住問了起來。
“沒錯,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但是那些士紳門閥勳貴階層萬一直接侵佔他們的田產了,那他們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嗎?”
“世上可沒有白撿的便宜佔,他們應該也會顧忌到這一點吧?”
朱元璋也忍不住問了起來。
誠然,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士紳門閥,目的都是為了薅朝廷的羊毛。
既然是薅朝廷的羊毛,那自然就不可能得到朝廷的庇護,黑吃黑自然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俗話說人老精,馬老滑,這就是形容你們兩的啊!”
“你們說的倒是也有些道理,當這股風吹遍大明的時候,黑吃黑確實會出現。”
方世玉緩緩回到,對於老李跟朱元璋的觀點,表示了贊同。
簡而言之,就是老百姓帶著自己的家產,去給士紳門閥當家奴。
所以家產的轉讓,勢必會讓當地的州府過手。,
不然就算士紳門閥的社會地位再高,也不能平白無故的指著那片田產,說那是他家的。
這些當家奴的人,除了田產變成了士紳門閥的,就連人也成為人家的了。
而這也要走流程,讓當地州府過手辦理手續的。
如此一來,那些投獻者自然就會承擔一定的風險。
根據大明的律法來看,投獻過後,田產就是士紳門閥的,至於會不會給你分成,那就的看士紳門閥有沒有良心了。
你不僅家產都沒了,連自己都成了人家的家奴,談條件的資格自然也沒了。
所以要是你投獻計程車紳門閥,沒啥良心,那你的家產就徹底成為他的了。
實際上,這種黑吃黑的現象,在明中後期,確實是時有發生。
甚至還因此鬧出過不少人命官司。
“先生,這風險跟收益不成正比,如此看來,實在是得不償失啊,為了區區兩成賦稅,冒如此大的風險,實在是不值得啊!”
“對啊,方小子,大家都不是傻子,風險太大沒人敢冒吧?”
“老舅跟四哥說的對!”
朱棣,藍玉以及常茂,頓時問了起來。
“風險自然是有的,但是這必將成為一個風潮,因為你們忽略了兩點!”
“其一,士紳門閥都不是傻子,黑吃黑雖然避免不了,但是大多數計程車紳門閥不會走到這一步。他們比誰都清楚,涸澤而漁是不可取的,細水長流才是真理。”
“何況作為士紳門閥,他們之所以能混到這個地位,那都是少則好幾代人多則十幾幾十代人奮鬥出來的成績,臉面多少還是會顧及下的。”
“其二,人都有僥倖心理,黑吃黑本來就是小機率事件,所以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天選之人,幸運兒,黑吃黑不會輪到他頭上的。”
方世玉緩緩解釋起來。
大明比較特殊的是,士紳門閥的基數不大,因此被免除賦稅跟徭役的,絕大多數都是讀書人!
跟那些皇室勳貴比起來,這群人基本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面子工程那都是做的不錯的,太過分的事情也不敢去做,畢竟還要在當地跟士林中混嘛!
還有一點極其重要,那就是他們不同於那些皇室勳貴,他們的特權只是他們自己的,並不能世襲罔替!
只要後人沒有考取到功名,這個特權也就直接作廢了。
要是他們敢做的太過分,那後果也將不堪設想,沒考取到功名的後人,必將會被當地人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