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指的不是紅薯,而是玉米。”

“不是紅薯?”

“是玉米?”

“怎麼可能?這玩意一畝的產量撐死也就一千斤,怎麼會選這個?”

“難道是因為這玩意比其它的更好吃?可俺怎麼嘗完之後,覺得紅薯更好吃啊?”

......

方世玉話音落地,眾人無不震驚。

如果在沒有見識到這些全新農作物之前,就玉米的畝產量,已經足以讓這群人驚掉下巴了。

可是當他們見識到這三種農作物的特點之後,一千斤這個數字,在他們眼裡,已經不算啥了,要知道另外兩種,那可是六七倍的產量!

“這三種農作物,嚴格來講,各有利弊,但從各自的特性來考慮的話,也只有玉米更為合適。”

方世玉解釋起來。

“恩人,請詳解。”

朱標一臉恭敬,請教起來。

方世玉此時在朱標眼裡,那已經是大明的救命恩人了。

這種神一般的人物,怎麼能不恭敬?

到時候哄開心了,對方隨便丟個小玩耍出來,指不定就能改變大明的國運!

別說朱標了,就是他爹朱元璋,此時心裡也是這種想法。

“行,那我就給你們講講各自的利弊吧。”

“我們先從紅薯說起,紅薯在這三種農作物裡面,畝產當然是最高的,可惜的是營養也是最少的,簡單來說,那就是量大但是不管飽。”

“再者種植紅薯,對土地的破壞性也極大,如果一塊土地,連續幾年只種植紅薯的話,不出三年,這塊土地必定作廢。”

“而且較之其餘農作物,紅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打理藤蔓,避免影響紅薯的生長。”

方世玉拿著一根紅薯解釋著。

“只有這些?”

方世玉話音未落,吳琳就第一個忍不住叫出聲來。

不只是吳琳,剩下的人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的模樣,跟活見鬼似的。

“這些還不夠麻煩的?”

方世玉也是一臉問號。

“這算啥?”

吳琳無可奈何。

縱觀華夏幾千年來,老百姓餓到吃土的日子可是數不勝數。

甚至都有吃人的事情發生。

能活著,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這小子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竟然還說量大不管飽這種鳥話?

而且剛才所指出的紅薯的兩種弊端,一種是需要給土地補充肥料,一種是需要打理藤蔓。

這玩意,現在的農民,哪一個不是天天都在幹這些活?

在這小子眼裡,竟然成了不能忍受的缺點跟弊端!

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簡直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