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蘇炳天蹬離起跑器的那一刻,張陪萌自己的身體就開始緊繃,情緒也緊張起來。

還沒有到自己需要轉身跑動的時候,所以張陪萌深呼吸,試圖緩解自己現在的狀態。

適度的緊張,可以讓運動員的發揮出色,但是過度緊張,卻也讓運動員更大機率發揮失常。

蘇炳天在彎道,憑藉自身的彎道技術,讓自身的跑動速度達到不錯的基礎速度。

自身從加速跑階段,過渡到自身的途中跑階段,自身的速度繼續得到提升。

從蘇炳天左右兩位第一棒選手的比較看來,蘇炳天還是處於領先的優勢。

畢竟無論是左邊的荷蘭接力隊,亦或者日苯接力隊,實力其實和華夏接力隊已經開始有較大的實力差距。

蘇炳天沒有想到,自己頂住壓力,竟然還超長髮揮自己目前的實力。

對於運動員而言,在跑動過程中,其實自己對於本次成績,已經有了自己個人的估計。

就好比學習好的同學,考試完後,哪怕不進行試卷對答案,也會有對自己成績的一個大概估算。

蘇炳天在彎道六十米到七十米之間,達到自身的最大跑動速度。

這一刻,蘇炳天忘記了自己之前想的成績,只是想著,用力的跑下去,維持這種速度,這種快的感覺,簡直是太美妙了。

張陪萌看著越發接近的蘇炳天,也已經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好轉身跑動。

徐坤和林遠則是在進行觀望,畢竟現在還沒有輪到自己,也需要注意,注意隊友的一舉一動。

因為本身隊友的發揮,也代表了自己等人的發揮,此刻,在站在四乘一百米專案決賽上面,個人早已經不再變得重要。

重要的不是個人,而是一個集體。

林遠和蘇炳天三人,是完完全全的一個集體。

蘇炳天前半程強勢,後半程也略顯劣勢。

相對於米國隊的第一棒選手和呀買雞選手而言,畢竟兩個接力隊的選手的實力,都要略微強於蘇炳天。

蘇炳天自己繼續在全力跑動,哪怕速度開始減速,也要盡力讓自己跑的最快。

自己可不想拖林遠三人的後腿,哪怕他們發揮不好的話,自己也可以適當抹除和其他接力隊的差距。

蘇炳天也算是卯足了勁的衝刺跑動。

到了,電視機前的國人,都繃緊身體在看著電視機前的四乘一百米專案決賽。

因為即將進行第一棒的交接棒,每一次的交接棒,都需要格外小心,格外謹慎。

並且每一次的交接棒,都至關重要,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而觀眾對於交接棒其實也有一個大概的估計。

而在蘇炳天到了自己需要進行轉身跑動位置之時,張陪萌毫不猶豫的轉身回頭。

身體傾斜,身體上肢部分帶動下肢部分發力,讓自己的速度從無到有,開始提升。

而林遠和徐坤自然也是時刻關注著蘇炳天和張陪萌交接棒的情況。

蘇炳天的眼睛裡面,看到了張陪萌開始加速,不過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眼前衝刺跑當中。

需要來到張陪萌的身後,才需要進行將注意力的重心,轉移到待會的交接棒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