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個學堂?”

楊玉被江溪的話弄得雲裡霧裡,溪東村不是隻有一個學堂?

“下午本王會與燕長青一同啟程回京,想必,是不會再回來了。”

“就是回來,也不知要多久,若是屋子放著也是浪費,倒不如改成學堂,讓更多的人孩子能夠讀書識字,日後他們就是從村子裡出去,就是不考秀才不考狀元,也能尋個好些的活兒。”

江溪開口,會些字兒以後也能去尋個賬房或記事的活兒,可選擇性會多些。

村子裡那些小孩大多數都不識字,也沒上過學堂,若再這樣下去,指不定會吃了不識字的虧。

就像他們當時在溪水村時,一整個村的人,也就一個劉秀才跟一個村長認識些字兒,而其他人,都不認識,只憑著劉秀才那一張嘴說的便相信他說的話。

若非他家娘子‘突然’識字,恐怕會因劉秀才那幾句話而被村子裡的人抓去浸豬籠。

為了杜絕這種事再發生,不管男孩女孩,都要會些字兒才好。

不然到時被人賣了,指不定還傻傻地幫人數錢呢。

“哦,那大屋…老夫記得大屋的房多,到時可以容納不少孩子,還能將屋子外頭空地當成蹴鞠的地方。”

“這些鎮子上的小少爺們吶,最缺的就是鍛鍊,到時也可跟溪東村的百姓們來個接觸,讓那些小少爺們下地插秧幹活去。”

楊玉毫不猶豫道,江溪點頭:“此舉,不錯。”

“那些小少爺們,心眼兒也不壞,這字他們也認得,若是老師不夠,便讓他們去湊合頂著吧,到時讓李善好好看著他們便是了。”

楊玉拿起棋子,落在棋盤上,嘴裡呢喃盤算著。

在這小鎮子上,他能找到幾個老師就算他有能耐,若是隻有一個學堂,只需一兩個老師的話,他也就借了。

但現在還要再開一個學堂,這邊的老師若再借,那他們也不夠用,倒不如讓那些小少爺們去感受感受,平日裡老師教他們時,是多不容易,也讓他們體驗體驗一下,別人想上學讀書有多難。

李善年紀雖跟那些小少爺們差不多,但滿腔熱血,人亦老實,他在那管著那群小少爺們,他也放心。

“你放心,老夫也會時不時去一趟溪東村瞧一瞧,給他們講講課。”

“按照林箐箐的說法,他們可都是小紅花,要靜心照料,才能茁壯成長,開出燦爛鮮豔的花來。”

楊玉嘮叨道,李善這幾日與他見面,說的最多的除了學堂之外,便是林箐箐說,林箐箐說…

聽得他連睡夢中都出現李善一直在他耳邊囈語林箐箐說這幾個字。

不過,林箐箐對李善說的,卻是讓他也意識到自己先前的教學法子可能有些錯了。

他原先覺得書中自有黃金屋,人生在世要不斷的學習,除了學習與看書之外,其他東西都沒意義,就連玩,也沒任何意思,只是在浪費時間,虛度光陰罷了。

所以他教學生時,並不允許他們做除了讀書、背書之外的事,包括玩。

但林箐箐卻告訴李善,讀書這種事,需勞逸結合。

上一堂課,歇息一小會,一來是給那些人緩衝的時間,還能緩緩腦子,過度一下方才老師講的課。

二來能讓一整個學堂的人在歇息的那一小會中,跟其他人熟絡起來,交到朋友。

聽了李善這些話後,他才明白,自己所教的那些學生,為何都是些木魚腦子,為何當了官,但這些年也沒升過,因為他們都死讀書,讀死書了。

最重要的是,他那些學生們,關係疏遠得就跟陌生人一樣。

就是見了面,也不一定能知道,對方也是他的學生…

他教人時,那些人必須以他的時間為準,在他講完課後,會立馬進入下一個內容,因為在他看來,時間就是金錢,分秒都浪費不得,而他們縱是在同一個學堂內聽他講課,也沒機會交流,更沒多少機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