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早日成家,早日培育下一代。那麼對於他們而言,也算是了了一生很大的心願。

從子女的角度來看,有的喜歡早日成家,有的則不喜歡那麼匆忙,感覺自己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成長。而我,屬於第二種。

然而,我的阿叔阿嬸已經走入六十歲的階段了,再加上一些健康上的問題,自然而然地就會很替我的未來擔心。

而我,是除了心性未定之外,個性上也還處於不成熟階段的大男孩,如果我以這樣的狀態去結婚,我會覺得未來是很縹緲的存在。

可這,就是我當下最難處理的問題。

因此,我很有必要和我阿嬸好好地交流交流。

“其實,我們是希望你先成家後立業的,趁現在我們還能幫你帶孩子。”阿嬸苦口婆心地對我說。

“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是我需要一點時間呀,不能那麼急嘛。”我也是有我的立場的。

“拖到什麼時候?難道你打算不結婚丫?!”阿嬸開始有點激動了。

“其實,作為父母,你覺得是看到自己的子女開心了,你們才開開心心,還是看到自己的子女按照你指的路去走了,儘管你的子女不開心,你們也開開心心?”我丟擲了一個對阿嬸的思想有衝擊性的問題。

阿嬸停頓了一下,好像不知該怎麼立刻回答我。

然後,我就繼續說:“假如說,我是說假如哈,假如你的兒子是個gay的話,怎麼辦……”

阿嬸立刻大笑地揮手打斷我的話:“不可能!哈哈哈……我們家族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況……”阿嬸總是那麼認真。

我也大笑地揮手打斷她的話:“我都說了是假如咯,我當然不可能是gay啦!我是說假如我是gay,那麼我就不可能傳宗接代。如果是這樣,你是希望我快樂,還是讓我痛苦地結婚去傳宗接代呢?又或者說,你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活著就好,還是要自己的子女走好人生的必經路段,儘管他們不開心?”

“不可能!都說了我們家族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況……”阿嬸果然還是阿嬸,認真起來就像不認真一樣。

好吧,我輸了。

之後,經過雙方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妥協和談判,我們終於取得了一個平衡點。

我想追求的夢想,他們不反對。至於我的婚姻大事,他們也可以給我一點時間,但不能拖太久。

好吧,還算是個理想的局面。

和家人面對面地談心,這種感覺還是比較好的。除了溫暖以外,還有,就是增進感情。

2013年孤單黑暗的中秋節之夜,2016年與家人快樂談心的中秋節之夜,三年了。

出來社會工作已經三年了,現在的我比三年前的我進步了多少呢?

不知道呢,三年裡經歷了不少,很多都是我在讀書時代裡沒有想到會經歷的。還好,至少現在的我比三年前的我清晰了,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沒有什麼是白費的。這句話對於我而言,無論寫多少遍,我都不會覺得厭煩。

那晚在騎車回“心天地”的路上,皎潔的月光像是一位無形的天使,靜靜地抱著我,靜靜地……

感謝三年前中秋之夜的我沒有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