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叔父沒少被他壞了大事吧。”

楊國忠點了點頭,目光陰冷:“實不相瞞,前些日子,我是要派人去殺這個李心安的,只不過最近聖人大壽,而且你也來了,我就沒有下手。”

安慶緒看著吳鄉,笑道:“既然叔父不便動手,我想,我們可以代勞。”

“你?”楊國忠露出驚訝的表情,“為什麼?”

“沒什麼。”

安慶緒笑道:“覺得好玩罷了。”

堂前,倚著柱子的吳鄉提劍走出大門。

安慶緒咧了咧嘴,重新面對著楊國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書房說話。”楊國忠沉聲道。

二人移步至書房,楊國忠開門見山的問道:

“行刺失敗,你們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安慶緒回答道:“失敗就失敗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為了李隆基,欽天監損耗了大唐一定程度的國運,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變相的成功。”

“小侄的計劃,是在長安待一個月,暗中聯絡朝中我們的人,謀劃出兵一事。”

“朝廷上,有多少是你們的人?”楊國忠問道。

安慶緒搖了搖頭,糾正道:“叔父應該說,有多少,是我們的人。”

楊國忠皺了皺眉:“文字遊戲罷了。”

安慶緒見狀,也不好繼續打岔,說道:

“具體的人名,小侄不便詳說,起事之時,叔父自然會慢慢知曉。小侄能說的,便是三省六部、東西都、各衙門、州府、縣郡以及藩鎮,都有我們的人。大唐四方諸夷,也有不少聽從我們的命令。”

楊國忠心裡泛起波瀾,他早就對安祿山手下勢力有所估計,但安慶緒的描述,還是遠遠的超出了他的預料。

不僅僅是大唐,連四方小國,安祿山也有插手?

“你們的野心太大了。”楊國忠語氣沉重,“聖人,恐怕已經有所發覺。”

“哦?”安慶緒聞言,眉間有了些緊張。

“叔父何出此言?”

“今兒子時,我隨聖人回宮,聖人特意下令,讓欽天監監正修懷禎,以及李光弼、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四將入宮就寢。”

“這四個人,可都是你父親的政敵。”

安慶緒深深皺起眉頭,不過轉瞬之後,眉頭便舒展開來。

“多謝叔父告知此事,不過叔父不必憂慮,僅僅是這四個人,影響不了大局。”

楊國忠眼神驚訝:“你在說什麼?李光弼四將皆是能征善戰之輩,戰功赫赫。你父親和史思明,如何是他們的對手?”

“雖然四將皆有不世之才能,但皇帝不會輕易重用,不然也不會把他們牢牢困在眼皮子底下了。而且,就算皇帝要用,也一定是用一而制三,使他們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如此,他們自己就互為牽扯,無法齊心協力,便不值一提。”

安慶緒說道:“當年,武當山的高人曾為我父親看過相,也曾預言身後事。我們最大的阻礙,命格在西,不在這四將,所以,不必擔心。他們會是一個麻煩,但絕不是最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