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安內 第五十四章 御前比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前侍讀是什麼官職,吳乾不知道,他只知道如今自己需要為了一個不明就裡的官職和御史大夫的孫子比試,他自己又不能回絕,因為此刻他還代表著南方軍團。
上官瑾雖然面上沒說什麼,心底已經問候王仁則祖宗八輩好多遍了,這傢伙陰險歹毒,抬出御史大夫的孫子和吳乾比試爭奪御前侍讀,吳乾輸了,說明他胸無點墨,整個南方軍團將顏面無存。吳乾要是贏了,卻因此得罪御史大夫李瑜,這李瑜何許人也?他可是御史大夫,專責查處、監督官員,同時又是宗室,得罪他誰都沒好果子吃。
太后左瞧瞧右看看,漸漸覺得此事越來越有趣了,於是她登上王座,震聲道:“王兒年幼,需要一位德才兼備的人時刻在身邊侍讀,既然丞相有意,那我們就來一場御前比試,勝出者賜封御前侍讀,從此伴隨王兒左右。”
鳳觜一開,御前比試成了定局。
吳乾望往上官瑾,只見她微微搖頭又點頭,不知何意。
太后繼續道:“不知丞相要怎麼個比法?”
王仁則道:“既是御前侍讀,首先人品德行必須過關,另外必須博古通今,才思敏捷,能夠幫我王答疑解惑,所以本次比試,我們就來一場辯論賽,題目就是:如何做一名千古君王。”
他欺吳乾行伍出身,必定胸無點墨,所以要文鬥,李英乃是太學院學士,辯論是其長項。
上官瑾暗道,這個奸相擺明了是要吳乾當眾出醜,不比武只比文,而且還是人家早就準備好的議題,千古君王哪是吳乾能答得上來的,想到這裡她美目一閉,暗道完了。李秀雲不明就裡,但此刻仍在為吳乾緊張。
於是眾人歸席,留下李英和吳乾對視殿中。
只見那李英年約二十三四,生得文質彬彬,一幅學究模樣,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吳兄有禮了,鄙人認為為君之道,應當功不濫賞,罪不濫刑;讜言則聽,諂言不聽;王至是然,可為明焉。”
吳乾心道,哇靠,文言文?不過我好賴能聽懂幾分,他的意思是要當一名明君,有功不能隨便賞賜,有罪不能隨便定刑,不要聽信讒言,要聽信忠言。這說的只是作為君王應該做什麼,說的沒錯,可惜大而空,完全不落地。
於是吳乾也拱手道:“李兄所言在理,只不知何為濫賞?何為濫刑?”
李英明顯一滯,緩了緩道:“濫賞就是胡亂封賞,濫刑就是胡亂定刑。”
吳乾笑道:“封賞定刑之事,當由有關部門參照我朝律令來定奪,何須君王親自過問?”一句話把李英噎的半晌說不出一個字,他剛才只不過是照搬先賢典籍中的名句,卻不知所謂的先賢都早已作古,時代早都變遷了。被吳乾由此一問,頓時無言以對。
殿上所有人包括上官瑾和李秀雲都沒想到吳乾的口舌居然如此伶俐,竟能幾句話就把不可一世的李英問得無言以對。
太后也露出迷之微笑,小君主則受殿內氣氛影響,也跟著拍手喝彩,其實他並不知道為何如此。
良久,李英紅著臉問道:“不知吳兄對此又有何高見呢?”言下之意我說的不對,你狗嘴裡就能吐出象牙嗎?
吳乾略一思索,自己那個時代歷史書上的千古帝王有的是,就唐太宗李世民吧,於是他答道:“吳某以前是個小鏢師,如今有幸從戎行伍,沒讀過幾天書。高見不敢當,但我可以把心中所想和大家分享一二。”
李英等眾人一聽吳乾以前是個鏢師,還沒讀過幾天書,不由得一個個嘴都快撇到耳朵根了,上官瑾心想,就算你沒讀過幾天書,也不必這麼坦白吧。
吳乾繼續道:“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如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哈哈哈”李英如同聽到世界最可笑之事,不等吳乾說完便有失體統的嘲諷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百姓就像羊群,君王才是牧者,怎麼可能先存百姓呢?吳兄這番言論怕是涉嫌大逆不道吧。”
王仁則等一眾官員見李英終於說到了點子上,並且給吳乾扣上了大逆不道的大帽子,一個個面露興奮。
上官瑾等人則不知吳乾如何回答,一個個替他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