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使用者基礎還是依靠網際網路行業一貫的砸錢方式,透過使用者相互邀請拿紅包的手段,在兩三個月之內獲得了近八十萬新使用者。

資料還算不錯,但付出的是兩千五百多萬資金的投入。

這種支付應用的發展跟普通應用有很大不同,因為它直接牽扯到錢。

使用者在接觸之前最大的顧慮就是資金安全問題,所以支付平臺的獲客成本要遠高於其他網際網路行業。

按照正常市場行情來看,一般行業獲取使用者的成本大概在十一二塊錢,可是易支付這段時期的獲客成本超過了三十塊,高出普遍成本兩倍多。

這就是新平臺想要殺出重圍的必經之路。

隨著星海集團的成立,易支付開始逐步接入集團旗下的其他業務,使用者量再度獲得一波不小的提升,宣佈邁入百萬級。

之後集團資源發力,接連入股外賣行業餓了沒、打車平臺快嘀,多角度貼近生活式的繼續開拓業務範圍。

從那以後,易支付正式迎來了使用者的流量暴增。

餓了沒帶來的提升還算在接受程度以內,因為這方面還沒有進入野蠻增長期,平均每個月能夠為易支付帶來數十萬新使用者。

而打車市場的增速,則是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嘀嘀與快嘀,為了爭奪出行打車的市場份額,先後多輪融資,獲取了龐大資金。

又有巨頭企業在背後支援,雙方的競爭在短時間之內就進入了白熱化。

一場資本博弈、砸錢大戰一觸即發、

而面對這種能夠大幅度提高生活便捷的嶄新出行方式,廣大使用者也給予了非常高的支援,所到之處遍地歡迎。

使用者增長堪稱飛速,從星海入股以來,短短半年的時間,便獲得了近兩千萬的新使用者。

雖然說比起嘀嘀的三千萬新增還略有不足,但對於易支付來說,簡直不壓於一場盛宴。

作為快嘀除過銀聯以外的獨家第三方支付渠道,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花樣頻出富有新意的平臺介面,瞬間就脫穎而出吸引到了數量龐大的使用者。

原本韓衛東以為易支付要想邁入千萬級俱樂部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路走,可誰知伴隨著快嘀的飛速發展,易支付的業務隨之火箭式的暴漲。

在新舊年交替之際,易支付便成功邁入千萬級使用者大關,並且在時間進入2014年之後,大道入股快嘀的巨幅流量與資金砸進來,反倒是易支付佔到了除過快嘀本身發展以外的最大便宜。

水漲船高之下,截止到三月初,快嘀即將步入三千萬使用者門檻之際,易支付的使用者也成功突破兩千萬!

不過韓衛東深知悶聲發大財的真理,至此還沒有向外界公佈過任何具體訊息。

但是大道那邊絕對能從快嘀本身的業務發展中分析出易支付獲得的巨大好處,這才如此著急的想要找星海合作。

那邊具體的合作細節韓衛東這邊不清楚,有集團做統一衡量,他眼下正因為易支付的爆發式增長而忙碌的腳不沾地。

咚咚咚。

敲門聲過後,一身筆直西裝的左旭推門而入,腳步匆匆。

“韓總,這是您要的資料。”

一沓厚厚的檔案被放到桌面,韓衛東只是瞥了一眼就隨意點頭道:“好,先放這裡,我待會看。”

說完就低頭繼續忙碌。

見狀左旭就打算離去,不過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轉過身來說道:“對了韓總,有關開展線下支付業務嘗試的方案,我覺得有必要再討論討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