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網站、平臺的基礎搭建工作,技術難度其實很簡單。

使用流暢、不卡頓、操作便捷,就是最大的優點。

不過對於電商購物平臺來說,要考慮的遠不止這幾點。

如何向使用者推薦最適合的商品、如何提高使用者的購買慾望,換而言之,該怎麼提高使用者的消費意願。

這是個很有講究的策略。

之前曾提到過的大資料演算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精準推送。

不僅要判斷出使用者的消費能力,還要判斷出他的購物需求和喜好。

給女性推薦電腦配件,給男性推薦化妝品,給中年人推薦零食寵物,這樣做當然不行。

大多數人進來瞅兩眼就退出去了。

必須要能夠精準把握住使用者的消費心理,促動消費衝動。

而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購物頁面的設計。

太過眼花繚亂,不可取,使用者看著都頭暈,哪裡還會有買的慾望。

太過單調也不行,使用者買東西必須要有足夠的選擇權,哪怕這個選擇權是經過平臺暗中推送導致的結果,但必須要讓使用者感覺到他是經過了精挑細選、貨比三家而來的最划算的產品。

網路購物與線下實體店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者只有在收到貨之後才能親眼看到產品,所以在付款之前的瀏覽階段,就必須要想辦法吸引住使用者的心理。

這些話說起來寥寥幾句,但要是真的做起來,難度非常大。

無論是大道商城,還是景東,亦或是前世的某多多,都是需要歷經諸多嘗試和試驗,才能選擇出最適合的那條路。

因為每個平臺主打的方向不同,面對的客戶人群也不同,所以各大電商平臺在頁面設計方面,都是看似大致相同,實則涇渭分明。

路遙現在的優勢就在於,他有非常多的例子可以去作參考、模仿。

對於星海電商的思路,初期階段依然以拼團模式入手。

因為要考慮到商家入駐的問題。

新平臺的誕生,初期階段肯定入駐商家較少,使用者的可選擇性不多,商品種類缺少。

貿然的直接升級為購物商城,很容易失去對使用者的吸引力。

所以路遙的打算就是,前期還是以精準獲客為主,利用農村地區或四五線小城市為主打方向,以農產品和生活日用品為主打賣點,營銷思路以實惠、價格經濟低廉為首要目標。

在這裡就不得不感謝一下快手這款應用。

快手轉型為短影片社群應用只有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在沒有任何大規模宣傳推廣以及廣告投放之下,累計新增使用者高達六百餘萬,並且還能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及日活上升。

據其八月底時公開是市場報告顯示,日活已經超過一百五十餘萬,日均pv量高達五百餘萬,充分展示了其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和高粘性。

而這樣的成績,非常直觀的就證明了下沉市場的做法,精準而有效。

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現在已經具備足夠的網際網路接受能力和意願。

這一點對於路遙來說非常重要。

將這些想法在腦海裡仔細過了一遍之後,路遙將其整理成檔案,發給了謝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