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誤會了。”

曾浩怔了怔,自己說的還不夠清楚嗎?

“那先生何意?”

嬴政語氣不溫不火,讓人聽不出喜怒哀樂。

“在下的意思很明確,陛下實在太仁慈了。”

“對於山東六國那些陽奉陰違的舊闢,陛下不殺他們已經是滔天之恩。”

“可這些人非但不感念陛下之恩,反而對秦暗中仇視。”

“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如同餓狼一般,來蠶食大秦帝國。”

“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就會煽風點火,抹黑詆譭陛下與秦國。”

“山東六國貴胄舊闢,留之百害而無一利也。”

曾浩可是很清楚,秦末反秦最兇的就是這些不當人子的傢伙。

始皇帝活著的時候一個個都乖巧無比,始皇帝一死,這些傢伙便到處煽風點火,開始猛烈反噬。

嬴政眼神閃爍著異樣的光芒,若有所思道:“先生之言過於偏激,於國雖有遠利,但禍國更甚之。”

“殺他們不難,剝奪他們的一切也輕而易舉。”

“可秦國數百年豎立的威信就會蕩然無存,秦依法崛起,依令取信於天下。”

“哪怕是皇族犯了法,也要受到秦律的制裁,這也是秦國強大的根基所在。”

“先生所言,是讓朕摒棄秦律,濫用社稷神器,而遭受天下詬病?”

嬴政的措辭從溫和漸漸變的凌厲起來,語氣也漸漸冷了下來。

曾浩怔了怔,隨之恍然大悟,自己終歸不屬於這個時代。

滅了山東六國貴胄,固然能夠獲取巨大的利益。

可是與之相比失信於天下,這個代價實在太沉重了。

秦以法立國,律令重於山的觀念,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雖然皇權至高無上,但大多數皇帝還是要顧忌點臉面,就算要乾點違法勾當,也要做點表面文章,來擦乾淨屁股。

否則濫用社稷神器的代價,無非就是盡失人心,成為亡國之君。

遍數歷代亡國之君,固然不乏昏庸之主。

但究其根本,無疑都是王朝威信盡失,以至於天下群雄並起,爭相欲取而代之。

若天下人人敬畏律令,那這個國家才能綿延長存。

若天下人人失去敬畏,那這個國家就會氣數將盡。

在這個時代,天下土地最多的人就是眼前這個男人啊!

自己天真的想把後世打土豪分土地的把戲搬倒這裡,豈不是作繭自縛,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