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北方戰事雖已結束,但戍守北方長城數十萬銳士,每年花費無數錢糧。”

“百越戰事正酣,數十萬將士浴血疆場,為大秦開疆擴土。”

“帝國前線將士上百萬,後方城防軍以及守關軍加在一起也不下百萬。”

“各地以工代賑徭役不下三百萬之眾,朝野文武官吏數以十萬計。”

“多年來國庫開支失衡,早已熬不付出。”

“陛下一統天下後,登臨九五始皇帝至尊之位時,便大幅減免天下稅賦,由原本的三取一,更改為六取一。”

“若陛下再大幅減免稅賦,臣深恐國庫不出二三年,將被徹底掏空。”

“屆時薪俸開支將如何填補?”

“臣管不了天下人苦不苦,反正臣這個治慄內史每天都快愁死了,苦不堪言啊!”

治慄內史堯賈叫苦不已的也進言道。

頓時大殿上的官吏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獻出自己的諫言與看法,以供始皇帝陛下參考。

“先生,可有高見?”

嬴政一邊聽百官各抒己見,一邊在意識之中與曾浩交談。

外面的人自然無法探究曾浩的存在,不過對於外界的一舉一動,曾浩都瞭然於胸。

既然始皇帝開口詢問,那自己也不好繼續裝聾作啞。

但若論對這個陌生時代的民生髮展,自己肯定沒有這些文武大臣瞭解的多。

畢竟自己對於秦朝的一切記憶,都來源於書本。

哪怕再嚴謹的史書,都會夾帶著私貨,受到當時社會當權者的影響。

否則那不是記錄青史,是在找死……

“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矣!”

“相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陛下定然瞭然於胸。”

“以陛下之韜略神武,以大秦兵威之強盛,何懼四方夷狄?”

“只要陛下讓天下百姓緩上一緩,過點安穩太平的日子,那天下百姓必將擁戴陛下,守護大秦。”

“工程不一定要停,但可以徐徐圖之,竭耗民力,只能讓天下人怨聲載道,非長久之計也。”

曾浩說完,感覺有些心虛,不知道能不能唬住政哥。

嬴政聽的津津有味,但總感覺像什麼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