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議其它,只議一件事。”

嬴政伸出一根手指,目光深邃道。

“請陛下明示。”

右丞相馮去疾此時正是春風得意,沒了左相李斯,如今自己是大權在握,理所應當自己開口求問。

往日這種活,都是李斯干的,跟自己啥關係沒有。

“各地浩大工程是否應當停工,朝廷稅賦是否應當減免,天下百姓是否苦不堪言,朝廷應採取修生養息之策,養富於民否?”

嬴政聲音洪亮,宛如雷霆,在承天殿中迴盪著。

“陛下不可啊!”

嬴政話音剛落,立刻有一名官吏站了出來道。

“愛卿說說看?”

嬴政把目光投向將作少府公輸墨,神色古井無波道。

“回陛下,各地工程進展順利,朝廷耗費巨資,眼看都快要竣工了。”

“此時若是全部停工,那才是毀滅性的災難。”

“不但朝廷投入的無數財富付之東流,而且朝廷以工代賑的國策進行了這麼多年,眼看各地民生逐步有序恢復。”

“若此時停工,那些食不果腹,居無所廠的流民又當如何生存?”

“陛下皇恩浩蕩,每年徵發徭役數以百萬計,管飯又給錢,這已經成了許多流民生存之本,輕易不可動搖。”

“若貿然停工,又尚未安頓好這些流民,臣恐怕天下必生亂矣!”

公輸墨滔滔不絕,分析其中利害之處,對嬴政諫言道。

“陛下,各地治安良好,在陛下的英明統治下,舉國各地刑事案件,逐漸減少。”

“朝廷每年花費巨資在各地清除匪寇殘兵,商賈經商易貨一年比一年安全。”

“各地官府親力親為鼓勵民眾開荒耕田,國庫稅收年年增高。”

“臣以為這十年來,天下在陛下嘔心瀝血的治理下,民生正在逐步恢復。”

“各地百姓不但生活安穩,有法可依,有律可告,更是逐步適應了秦律。”

“臣以為天下五百年紛爭戰亂留下的創傷,正在有序復原。”

“朝廷每年為恢復民生所頒發的政策並無過錯,無須更改。”

“再過個幾十年,大秦必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超越周之煌煌,光照古今。”

廷尉百里華也站了出來,說出自己的諫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