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漢唐聯軍VS蒙古帝國(4000字)(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就是來自漠北、漠南各地的鐵騎,比起當初突厥人的騎兵,無疑強大了許多。”
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率領一隊玄甲軍,登上句注山,眺望從北方源源不斷到來的騎兵,一望無際。
鐵木真重建的蒙古帝國,比起李世民曾經面對的突厥人更加強大。
不僅如此,鐵木真整合了漠北、漠南不少部落,聲勢浩大,也遠遠比起單獨的突厥人強勢許多。
李世民長期與張華、劉秀大戰,唐軍折損嚴重,只剩下了不到五十萬人,但李世民還是選擇與劉秀聯手,抵擋南下的鐵木真。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此局勢,豈能袖手旁觀。眾將,隨我迎擊蒙古軍!”
李世民率領四十萬唐軍沿著句注山的山勢進行列陣,準備依託山勢,阻攔蒙古軍的騎兵衝擊。
如果是在與張華、劉秀開戰之前的李世民,還能在平原上與鐵木真進行騎兵大戰,但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削弱到次於張華、劉秀的地步,所以李世民選擇採取守勢,等待劉秀帶兵夾擊鐵木真。
四十萬百戰唐軍在各個唐軍將領的統帥下,排列成森嚴的軍陣,佔據地利,唐軍的旌旗招展。
飛虎將軍李存孝、後唐莊宗李存勖、白馬銀槍高思繼等、銀錘裴行儼等勐將,依然在唐軍效力,他們是李世民為數不多的底牌。
這些勐將眺望北方,只見北方沙塵滾滾,無數騎兵從地平線出現,浩浩蕩蕩,漫山遍野,黃金家族傾盡全力而來!
不只是鐵木真、拖雷、速不臺、哲別等蒙古帝國巔峰時期的將領,還有忽必烈、王保保等後人,也一併追隨鐵木真南下!
可以說,鐵木真的蒙古帝國,集結了所有名將!
更加恐怖的是鐵木真的騎兵數量,超過了百萬!
“這是一場惡戰啊。”
房玄齡、杜如晦追隨李世民參與雁門郡的大戰,當他們看到鐵木真來勢洶洶,也不禁感慨鐵木真的軍勢之恐怖。
鐵木真的騎兵,已經接近冷兵器時代的巔峰。
李世民自言自語:“這三、四年時間,我經歷的哪一場戰鬥,不是惡戰?只要我們將士萬眾一心,即可取勝!”
“六軍鏡!”
唐軍統帥李靖使用自身的軍團天賦,效果覆蓋四十萬唐軍,唐軍四周出現無形的六面鏡子,有機率吸收一切傷害!
超一流統帥李靖,正是唐軍能夠堅守三年而沒有徹底被擊敗的底牌!
面對咄咄逼人的蒙古帝國大軍,身為大唐第一統帥的李靖沒有絲毫的保留,要以最強勢的姿態,挫敗蒙古鐵騎的攻勢,以證明,即使大唐不是鼎盛狀態,大唐的兵鋒,依然不遜色於蒙古帝國!
“讓我見識一下後世的成吉思汗和他的怯薛軍的威力吧。”
李世民目光如炬,親手戴上鐵兜鍪,翻身上馬。
而在李世民身後,尉遲敬德手持鋼鞭,率領千餘玄甲軍,準備與李世民一起衝鋒陷陣。
“敬德,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戰。你可害怕?”
李世民死死的盯著遠方無窮無盡的草原大軍,對方的兵力是唐軍的幾倍,又有一大批名將,形勢不容樂觀。
尉遲敬德豪情萬丈:“我尉遲敬德不知道怕字怎麼寫!”
“哈哈哈,那我們攜手,擊破敵軍,活著歸來!”
李世民取下長弓,猶如火炬的眼神變得銳利,鋒利如刀,一襲勁裝,整個人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劍。
李世民是為數不多在張華處於巔峰狀態下,差點帶兵攻破了長安,讓張華勢力險些滅亡的梟雄。
又在關中戰敗後,在幷州守了三年,讓劉秀都沒法吃下幷州,由此可見其能力。
這次對付鐵木真,李世民不可或缺!
而且,李世民很樂意抵擋來自漠北的兵鋒,因為在李世民看來,寧願輸給張華或者劉秀,也不願意看到鐵木真取得天下。
如果關內一群大諸侯打的死去活來,結果反而被關外的勢力取得天下,那麼後人如何看待?
無疑是一個加強版的五胡亂華。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司馬氏諸王打的死去活來,導致中原、河北、關中地區元氣大傷,讓關外各個部落入主中原,然後是持續幾百年的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