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脈,設立的上百座烽燧狼煙四起,延綿數百里,傳遞軍情。

巍峨的玉門關,大戰爆發,東征的亞歷山大統帥西域大軍,猛攻這座雄關,試圖突破這座雄關,進入涼州地區搶掠。

亞歷山大親自督戰,冒頓、蘇祿、阿史那社爾等梟雄參戰,數以萬計的西域士兵扛著飛梯,強攻城關。

玉門關的地形限制了對方的兵力優勢,讓亞歷山大無法怕投入所有兵馬攻城。

匈奴人、突厥人對雄偉的城關無計可施,只能採取最笨的人海戰術,持續進攻玉門關。

玉門關下,屍體堆積如山,最高處可達數米。

後面攻城的匈奴士兵、突厥騎兵踩著同伴的屍體,登城的難度小了許多。

不時有滾石、滾木從城牆上砸落,伴隨著慘叫聲響起,數以十計的敵兵被砸的頭破血流,從屍山滾落,又增加了屍山的高度和範圍。

箭如雨下,無數攻城的遊牧士兵和西域士兵被箭雨射殺,死傷慘重。

張議潮的歸義軍成為堅守玉門關的主力,歸義軍可對異族造成更多傷害,正適合用來對付亞歷山大的東征軍,以及冒頓單于的匈奴兵……

“死!”

張議潮拔劍,手起劍落,斬一個匈奴兵!

滾燙的鮮血濺到張議潮臉上,張議潮毫不在意,甚至殘忍地舔舐鮮血。

大戰慘烈,張議潮恨不得立即痛飲胡虜血,收復西域!

歸義軍在玉門關殺傷越多敵兵,以後收復西域也就越是簡單!

“日月所至,盡皆漢土!”

定遠侯班超親自上陣守關,漢刀劈砍,手刃數十人。

一個匈奴武將登城,馬刀砍中班超的肩甲,班超強忍痛意,一刀捅入對方的心窩子,狠狠轉動刀柄,匈奴武將露出痛苦的表情,被班超放血,眼神很快失去神采,倒在斑駁的城牆上,傷口流出的鮮血染紅了佈滿風沙痕跡的城磚。

“箭矢分裂!”

南越武王趙佗,使用從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門那裡複製的軍團天賦,讓駐守玉門關的弓箭手獲得特殊的能力。

玉門關弓箭手萬箭齊發,在箭上附著真氣,射出的弓箭在空中分裂出額外兩支真氣形成的箭矢,每一支箭矢有原先箭矢30%的威力!

三倍箭雨落在敵軍頭頂,數以千計的敵軍中箭身亡,戰場上隨處可見被射成刺蝟的將士和戰馬的屍體。

亞歷山大冷峻地看著慘烈的玉門關攻防戰。

東方文明人口眾多,所以戰爭規模也更加龐大,這樣的大場面,並不多見。

亞歷山大帶著幾分麻木,盤算損失的兵力。

在他們這些主帥眼中,這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只是一個個數字而已。

“下一批。”

亞亞歷山大利用在西域招募的大軍作為炮灰,持續不斷攻打玉門關。

銀盾兵、王夥騎兵這些精銳兵種,被亞歷山大留下,亞歷山大只使用炮灰兵種,用人命填成屍山,作為通往玉門關的階梯。

一批接著一批西域大軍、遊牧大軍進攻玉門關,晝夜不斷。

玉門關的三十萬夏軍從未經歷過如此慘烈的守城戰,只能不斷應戰,一次次擊退亞歷山大的攻勢。

只是玉門關的夏軍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亞歷山大攻城僅僅三日,玉門關的夏軍陣亡八萬人,餘眾盡皆帶傷。

“僅僅三日,我們折損八萬兵馬,越到後面,損失只會越來越快,不出七日,玉門關必定失守。”

張議潮堅守玉門關三日,發現亞歷山大的攻勢過於兇猛,以至於玉門關守軍平均每天陣亡將近三萬人。

亞歷山大攻勢就沒有停歇,隨著守軍數量減少以及傷勢加重,玉門關守軍損失數量只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