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2/4頁)
章節報錯
王猛不死,淝水之戰,謝玄未必可以取勝。
王猛答道:“大王如今坐擁關中、涼州、河洛、中原,地盤之大,猶勝於官渡之前的曹操,恐怕天下諸侯得知此訊息,盡皆驚恐,不日關東之地,必定組成聯軍,討伐大王。”
張華陷入沉默,而後說道:“還請景略賜教。”
王猛將一隻蝨子捏死,不急不緩說道:“大王體恤涼州之民,數年之內,不對巴蜀用兵。此時,應當趁著關東諸侯未及結盟,儘快攻取齊地、淮南、淮北,而後北渡黃河,一統北方。只要佔據北方,飲馬長江,易如反掌。”
“景略所想,正是我擔憂的事情啊。以後還要景略出謀劃策,助我統一天下。”
張華聽到王猛的分析,確實正是張華最近所擔心的事情。
擊敗強秦,佔據涼州,新建六個軍團,這是很關鍵的一步。
但問題隨之而來了。
張華的領地已經相當廣袤,兵馬數量早就超過了百萬,如今又吞併涼州,人口更多,還獲得了大量產馬地。
秦王政被擒,其他諸侯多半會感同身受,防備張華。
光武帝劉秀此前與張華勢均力敵,所以與張華結盟,還將妹妹寧平公主劉伯姬嫁給張華。
現在劉秀還沒有拿下燕雲十六州,而張華提前拿下涼州,又出兵攻略齊魯之地,勢力超過劉秀,劉秀難免會有其他想法。
王猛的提議是儘快佔領齊地、淮南、淮北,分割黃河以北,以及長江以南的諸侯,以免南北諸侯結盟,重現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又或者,關東諸國組成合縱軍的局面。
張華留下王猛,又招來王守仁,秉燭夜談,商議謀定天下的計策。
王守仁對王猛的評價很高,兩人惺惺相惜。
次日,張華檢視秦國四相的文臣面板。
【英雄】:商鞅
【等級】:50
【統帥】:70 【武力】:57 【智力】:90 【政治】:105
【第一天賦】:法治(內政天賦,商鞅所屬勢力,法家的影響力擴大,官吏、平民法治意識加強,承認法律條文,重視私有財產,世家權貴的影響力下降,但容易招致世家群體不滿)
【第二天賦】:重農(內政天賦,透過重農和開墾荒地、打壓商人等手段,刺激農業生產,提升糧食產出,獲得農民支援,農民民心提升,滿意度提高,但容易招致商人群體不滿)
【第三天賦】:尚武(內政天賦,透過重戰尚武、軍功爵等手段,提升百姓好戰之心,更加容易招募士兵,領地內武將、士兵更加好戰,士氣不容易下降,且領地內更加容易誕生優質兵源)
【特殊兵種】:秦銳士(七階兵種)
【來歷】:戰國法家代表人物,主張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政治值105的文臣……!!!”
張華看到商鞅驚人的屬性,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高的單項屬性!
105的政治值,意味著處理各種內政,基本上到了信手拈來的地步!
任命商鞅擔任大臣,即使想不國富民強也不行。
秦國憑藉少於張華的人口,卻一度給張華巨大的壓力,可見商鞅對秦國的提升,將秦國變成了一臺戰爭機器。
只是商鞅和吳起一樣,他們變法圖強,都會威脅到貴族的利益,只要信任他們的國君一死,那麼貴族集團就會對他們進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