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1/3頁)
章節報錯
冀縣城外,十里之亭,公子扶蘇與商鞅、範睢等大臣,捧著玉璽、兵符等象徵著秦國權力的信物,與秦國的一群文武大臣,迎接到來的夏國大軍。
夏國大軍挾勝利之勢而來,秦國最後三郡, 天水、隴西、武都,望風而降,傳檄而定。
最強勢的兩個秦王,秦王政和秦武王兵敗被擒,公子扶蘇又沒有什麼野心,所以街亭一敗,秦國直接崩潰。
鄧艾、曹劌死活不願接受公子扶蘇、商鞅、範睢等人投降, 直到張華率領在街亭決戰的夏軍主力抵達冀縣, 鄧艾、曹劌帶兵與張華匯合,將滅國之功,讓給了張華。
張華倒有些意外。
在張華看來,鄧艾是一個比較驕傲和貪功的人,居然忍住了平推冀縣的功勞,耐心等到自己前來,著實不容易。
“士載、曹劌,你們二人,雖然沒有參與街亭之戰,但你們二人率領2萬精兵,從陳倉出發,沿著渭水,逆流而上,穿過秦嶺,披荊斬棘,襲取天水若干城邑, 動搖秦國人心, 立下大功。我會令人記下你們的功勞, 論功行賞,必定不會少了你們二人。”
張華很滿意鄧艾、曹劌的表現。
也就鄧艾,可以帶兵在秦嶺快速穿行,翻山越嶺,不在話下。
這次鄧艾、曹劌如此識趣,張華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多謝主公。”
鄧艾向曹劌投以感激的眼神。。
還是曹劌會玩,雖然失去了接受秦國投降的功勞,但這樣一來,張華肯定會設法補償他們,憑藉參與滅亡秦國,吞併涼州的功勞,只要將來不犯大錯誤,封侯是肯定的。
街亭大戰太過慘烈,直接參與街亭大戰的武將,就沒有一個人沒有受傷。
要是鄧艾、曹劌不費吹灰之力,接受公子扶蘇投降,那麼其他武將估計會恨不得胖揍鄧艾、曹劌一頓。
公子扶蘇跪在前方,捧著玉璽、兵符,張華翻身下馬,接過秦國的玉璽,兵符。
“秦國的傳國璽!”
張華看到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內心一驚,雙手一顫。
玉璽很小,但其意義卻極其重大!
據傳,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一說用藍田玉,一說用和氏璧,鐫刻成為傳國璽,為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秦始皇打算將帝國傳至秦二世,秦二世傳至秦三世,一直到萬世,無窮無盡。
西漢末年,傳國璽因為王莽之亂,崩了一角。
再後來,傳國璽在各個朝代時隱時現,至於是不是真品,那就不為人知了。
而張華得到的傳國璽,是經過秦人認證的正品!
沒有人比蒙恬、蒙毅這些秦國武將,更加熟悉傳國玉璽!
有了傳國玉璽,即能以正統自居。
最讓張華詫異的是,他居然看到了傳國玉璽的屬性!
這居然是一件寶物!
【寶物】:傳國玉璽
【效果】:持有此璽者,正統地位得到世人認可,勢力的文臣武將,將士平民,忠誠度上升。擁有此璽鎮壓國運,領地內可以誕生更多人才,使得國祚永存。
【來歷】: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嘶……”
張華看到傳國玉璽這一件寶物的屬性,更是吃驚。
名將或許有衰老凋零的時候,但有了傳國玉璽,領地內,世世代代都能誕生名將!
這是一件鎮國神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