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見過大風大浪,你們不必擔心。”

齊威王表面冷靜,實則掌心已經滲出汗水。

這個世界,強敵如林,比戰國時代還要戰國時代,齊威王也只是一箇中等諸侯。

……

“齊威王不打算獻城投降?”

“對方非但不投降,而且與楚國范增結盟。齊國在東面的兵馬,即將與楚軍,回援臨淄,可能會是一場惡戰……”

蘇代雖然向齊威王留下狠話,但回到夏軍營地,蘇代憂心忡忡。

蘇代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知道齊國有多強大。

齊國,從公元前1046年到前221年,有八百年曆史,底蘊深厚。

山東諸侯國,以齊國最強大,朱溫的梁國、朱由檢的明國、魯莊公的魯國等諸侯國,實力都要排在後面。

如果不是夏軍、楚軍同時進攻齊國,齊國不一定要向楚國媾和。

“此次我們雖說是要平定山東諸國,但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對付范增。既然范增引兵前來爭奪齊地,那麼只能在齊地,與之一較高下了。”

諸葛亮、李績知道與范增交戰,不可避免。

諸葛亮、李績統帥的東路軍,連下齊國十幾座城邑,兵臨臨淄,將齊威王嚇得夠嗆,甚至要向同樣是東周列國之一的楚國求援。

范增同意出兵的話,那麼最終還是演變成了夏國與楚國的齊地之爭。

莒縣,齊軍、明軍、楚軍,三軍會盟。

在齊國和楚國結盟之後,崇禎皇帝朱由檢,也不得不加入齊地之盟。

范增拄著木杖,來到兩軍陣前。

雖然范增白髮蒼蒼,但齊軍、明軍將士,都不敢小覷范增。

范增以一己之力,於西楚霸王項羽不在的時候,帶領楚國諸將,打下淮北一大片領地,重建大楚。

齊軍、明軍合兵,與楚軍的戰鬥依然艱苦,可以想象楚軍的戰鬥力。

齊威王決定與范增結盟,齊國也成為了大楚的附庸。

現在,范增要與齊軍主將田忌、明軍主將朱由檢合兵,為齊都臨淄解圍。

在范增身後,龍且、季布、鍾離昧、養由基,還有一眾楚國武將,盛氣凌人。

楚國與齊國一樣,都是周朝的諸侯國,也有幾百年歷史,底蘊驚人,有不少武將重新回到楚國。

不僅如此,范增還收留了諸如藍玉、韓王信等背叛了原本主公的叛將,以及趙匡胤、司馬懿等戰敗的諸侯。

西楚勢力,比歷史上項羽時期,還要強勢。

齊軍主將田忌帶著一眾齊國武將出陣,而朱由檢帶著李文忠等明國武將出營,與范增在三軍陣前會晤。

田忌身旁的軍師,與范增對視,兩人在神識無形間交戰幾十個回合。

范增對此人也相當忌憚,齊軍正是因為此人存在,范增的計謀難以施展,所以才答應齊威王的條件。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