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幾個諸侯國的實力,也相當雄厚,不亞於朱溫。
銀槍效節軍的主將楊師厚,負手望著城下冒著箭雨填滿護城河的梁兵俘虜,心情沉重。
諸葛亮與王平合兵,兵力超過20萬,而鄆州城守軍不到10萬。
整個梁國,也只剩下了不到10萬人。
以當前的形勢,梁軍想要擊敗諸葛亮,幾乎無望。
除非韓信、白起出世,那就還有幾分希望。
諸葛亮在濮州取勝,士氣正盛,而梁軍兵敗,士氣低迷。
何況,諸葛亮還能獲得後方源源不斷的補給,而梁軍只剩下鄆州城的人口。即使將鄆州城所有的壯丁轉職為士兵,也只能獲得幾萬人而已,還是一群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新兵。
“已經結束了……”
楊師厚不得不承認,事到如今,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
一眾梁軍武將,包括朱溫的謀主敬翔,此時神色都不怎麼好看。
以一城之地,如何抵禦天下之師?
密集的腳步聲響起,一隊披堅持銳的甲士沿著鄆州城的石階登城,銀色長槍,槍刃泛著寒光。
銀槍效節軍沒有主將的命令,擅自登城,而且直接找到主將楊師厚。
楊師厚看到自己的部下沒有自己的命令就出動,心裡咯噔一下。
他對這一幕太熟悉了。
五代十國,乃是武人當道的朝代,武德充沛,大頭兵在武將的帶領下,說造反就造反。只要不爽,就會叛亂,連狗都怕。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武將叛亂持續不斷,在各個勢力之間反覆橫跳,就連皇帝都不敢得罪手握兵權的節度使。
那是一個誰有兵權,誰說了算的朝代,士大夫都要滾一邊去。
節度使甚至敢派出刺客,刺殺宰相。
再比如,朱溫死後,後梁第二任皇帝忌憚楊師厚的兵權,召見楊師厚。楊師厚直接帶著一萬精銳兵馬去皇城覲見,結果皇帝連一個屁都不敢放,乖乖放了楊師厚返回駐地。
可以說,同樣是亂世,五代十國,武將比三國還桀驁不馴,更加不受道德約束。
以至於,宋太祖、宋太宗,必須杯酒釋兵權和重文輕武、強幹弱枝,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才結束武人當道的時代。
銀槍效節軍擅自調動,楊師厚已經知道他們想要做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銀槍效節軍最有可能造反!
果不其然,幾個軍頭帶著煽動的銀槍效節軍,包圍了主將楊師厚:“將軍,大勢已去,我們可不能為了朱溫,而讓眾將士白白去送死!還請將軍活捉朱溫,獻城投降!”
幾千個銀槍效節軍為了軍餉,齊齊說道:“活捉朱溫,獻城投降!”
楊師厚掃視這群驕兵悍將,知道銀槍效節軍已經失控。
要是違法他們的決定,說不定會被殺死。
沒錯,晚唐末年,藩鎮割據,乃至五代十國的節度使,要是違背了整個武人利益集團的利益,說不定會被部下給宰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這個時候,只能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