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驥作為錦衣衛指揮使, 這些年也見識過大風大浪,沒有被一群軍頭恐嚇, 而是從容說道:“朱溫兵敗濮州,葛從周兵敗鉅野。王彥章、葛從周、龐師古等將領, 已被我軍俘虜,彭越、王重師等人歸降, 朱溫可謂是大勢已去。你們銀槍效節軍還不歸降的話,跟隨朱溫、楊師厚守城, 鄆州城說不定會橫屍遍野, 血流成河。銀槍效節軍要是遭到重創,你們將會喪失兵權。更何況,你們自身也有可能死於守城。如何抉擇,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幾個銀槍效節軍的軍頭面面相覷, 眼神變化不定,面露掙扎之色。
朱驥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 那就是要求銀槍效節軍背叛朱溫、楊師厚。
楊師厚是銀槍效節軍的頭領,而朱溫是唯一讓楊師厚乖乖聽話的主公。
想要銀槍效節軍背叛他們的頭領和主公,非常困難,得要……加錢。
其中一個銀槍效節軍軍頭代表其他幾人,對朱驥說道:“我們與將軍還有梁王,出生入死多年,你要我們背叛,那張華能夠給我們什麼好處?一旦事情成功,是否會過河拆橋?”
“你們且放心,絕不會過河拆橋,不但可以保住你們的官職,而且銀槍效節軍的軍餉全部提高三成,你們還能獲得楊師厚的部分兵權。銀槍效節軍,將不再是楊師厚一個人說了算。你們可以隨時向我們主公暗中稟報。”
朱驥不但要招降銀槍效節軍的幾個軍頭,而且還要剝奪梁軍大將楊師厚對銀槍效節軍的絕對控制權。
銀槍效節軍是楊師厚的私人衛隊,足足有幾千人, 剝奪楊師厚的兵權,才能算是真正控制了銀槍效節軍這一支剋制所有騎兵的精銳槍兵。
銀槍效節軍的幾個軍頭,眼神一亮,紛紛動了心思。
朱溫的梁國,在幾員大將被俘虜之後,只剩下鄆州一座城池,無論怎麼看,朱溫都沒有了翻盤的可能。
如果發動叛亂,不但可以保住現在的官職,還能提升待遇,獲得楊師厚的部分兵權,那麼對於這幾個銀槍效節軍的中層將領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另外,朱驥承諾提升銀槍效節軍所有人三成的待遇,這一個條件,足以讓他們收攏普通銀槍效節軍士兵的人心。
人心可用,只要有人帶頭煽動,那麼銀槍效節軍就不是楊師厚一個人能夠說的算了。
“好,只要你寫下承諾書,我們依計行事。”
幾個軍頭咬咬牙,答應了朱驥要求他們發動叛亂的要求。
他們也需要為自己留下後路了。
朱驥按照幾個軍頭的要求,給他們寫下承諾書,絕不過河拆橋。
幾個軍頭返回銀槍效節軍的營地,進行煽動。
錦衣衛見這些桀驁不馴的武夫離開,對朱驥說道:“大人,這些人真的可靠嗎?屬下的意思是,他們真的敢發動叛亂?”
朱驥眼神深邃:“這些人可是五代十國的武夫,那是一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的時代,別說他們的主將,要是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就是天子都可以趕下臺。”
諸葛亮、王平的大軍兵臨城下,圍困鄆州,開始利用俘虜的梁兵,讓他們用沙袋和裝滿泥土的柳條筐填滿護城河。
這些類似炮灰的工作,當然是俘虜去做。
朱溫站在城牆上,臉色陰沉。
他好不容易建立的梁國,幾乎完全淪陷。
朱溫也是從村子開始發展領地,一步步建成了鄆州,又向四周擴張,不斷征戰,與魯國、宋國等勢力爭鬥,還一度設法渡過黃河,想要向河北擴張。
不過朱溫敗給了光武帝劉秀,只好退回鄆州。
朱溫耽擱的時間,張華已經攻取了中原,又派出諸葛亮以及幾路大軍,攻略山東諸國,奪取朱溫大部分領地。
王彥章被活捉,朱溫已經沒有可能取勝。
“不對,我與山東其他諸侯國,唇亡齒寒,若是向他們請求援軍,或許可以擊退諸葛亮,尋求一絲機會。”
朱溫作為五代十國的梟雄,不甘心失敗,還在尋找破敵的方法。
山東其他幾個諸侯國,是朱溫最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