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秦軍與西域大軍以此關為界,西邊是亞歷山大的西域聯軍,而東邊是秦王政的黑甲秦軍。

遊牧騎兵的靈鷹在玉門關上空翱翔,鳥瞰下方的雄關,還有玉門關東邊,延綿幾十裡的秦軍營地。

玉門關,狼煙滾滾,數以萬計的秦軍在城牆上與登城的敵軍血戰,喊殺聲隨著戈壁中的風沙而散開,粘稠的鮮血糊在石壁上,訴說著戰亂的殘酷。

亞歷山大從西亞招募的工匠打造了大量攻城器械,幾大梟雄揮師猛攻玉門關,與秦軍大戰。

秦王政站在高處,冷漠地俯視正在交戰的雙方大軍。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秦王政的自尊心,不允許他失敗。

哪怕是因此賭上所有秦軍的性命,他也不能失敗。

蒙毅說道:“這夥遊牧大軍,不只是普通的西戎,他們擁有投石機等兵器。繼續被他們攻打下去,恐怕不出三日,玉門關會被投石機摧毀。一旦玉門關徹底倒塌,遊牧大軍東進,恐怕……”

一旁的秦武王不屑一顧地說道:“玉門關被攻破,大不了本王親自領兵,迎戰這夥胡人。”

秦王政見秦武王胸有成竹,淡然下令:“向賊首亞歷山大下戰書,孤要與先王,兩日後出關與之決戰。”

蒙毅憂心忡忡:“大王可有必勝的把握?”

“孤戰無不勝,你們照做就是了。。”

秦王政派出縱橫家張儀,出關向亞歷山大宣戰。

夜色降臨,西域大軍暫時停止攻打玉門關,在關外紮營。

篝火旁邊,亞歷山大大帝、冒頓單于、郅支單于、阿史那土門、蘇祿可汗等梟雄人物,全部聚集在篝火四周。

這些梟雄,放在他們的朝代,都是顯赫一時的人物,讓不少人感到頭疼。

而如今,他們為了入關,相互勾結。

“不用三日,玉門關就會告破,再也沒有雄關可以阻擋我們的鐵騎。”

“繼續打下去,一旦凜冬將至,草木枯萎,我們必須退兵。所以儘快速戰速決,在寒冬到來之前,攻克涼州,在涼州就地取糧。”

“明日由突厥和突騎施兩大部落,攻打玉門關。”

亞歷山大協調各個部落的利益,各部輪流攻城。

玉門關的寬度,不足以讓幾十萬大軍同時攻城,只能採取車輪戰。

還好亞歷山大從西亞招募了一批工匠,否則遊牧大軍還真拿險峻的玉門關沒有辦法。

玉門關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阻擋匈奴人的騎兵。

亞歷山大只是協調冒頓、阿史那土門、蘇祿他們之間的利益,無法直接命令他們。

冒頓、阿史那土門這種統一匈奴、突厥部落的首領,野心和能力,不比亞歷山大差多少。

這些人只是因為共同的利益,才會組成聯軍。

“王,秦軍使節求見。”

“帶他來見。”

“是。”

在幾個馬其頓武將的看守下,縱橫家張儀見到了來自西方的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的長相,與匈奴人、突厥人,有不小的差別,張儀看清楚亞歷山大的長相,頗為吃驚。

張儀作揖:“在下張儀,奉命前來下戰書。雙方暫且休戰,兩日之後,我們大王出關,與你們在野外交戰。在此期間,你們向後退兵三十里,讓出足夠的地方,給我們大王排兵列陣。”

“秦王竟然敢與我們在關外交戰。”

“雖然他是秦始皇,但在關外,也不見得是我們的對手。”

“我們可是被大草原眷顧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