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後方,張華帶著巾幗營和神騎營的騎兵,陸續抵達大梁城,親自前來為大梁城解圍,騎兵數量達到了十萬。

趙匡胤還有其餘宋軍武將,如臨大敵。

夏軍禁衛軍前來解圍,說明北齊神武皇帝高歡,已經被徹底擊敗。

“萬歲,萬歲!”

困守內城的李績軍團眾人,得知援軍終於到來,無不山呼萬歲。

李績軍團八萬人,為了守住大梁,阻擋宋軍的兵鋒,到現在,僅剩下三萬餘人,損失過半,過於慘烈。

“是時候決勝了。”

柴榮知道與趙匡胤攤牌的時機,即將到來,他是擊敗趙匡胤的最後一根稻草。

“天命大將軍張華,奉天命,討伐宋王趙匡胤!”

“趙匡胤,可還記得我楊無敵!可敢出來,與我楊無敵一戰?!”

楊業橫刀立馬,在兩軍陣前,主動向趙匡胤叫陣。

楊業上一任主公還是北漢國的皇帝劉崇,那個時候,楊業與柴榮、趙匡胤還是敵人,楊無敵的名聲,已經讓柴榮、趙匡胤頗為忌憚。

“楊無敵,待我休整,明日與你在兩軍陣前,單打獨鬥!”

趙匡胤已經疲憊,但聽說是同一時代的猛將楊無敵,於是答應下來。

“沒想到會與宋太祖一戰。楊業,報上范仲淹的名聲,動搖敵軍。”

張華初次與趙匡胤交手,對趙匡胤的評價是低於劉秀一個級別,因為趙匡胤的地盤不如劉秀,劉秀還招收了曹操、袁紹、袁術三個打手,這是趙匡胤不能比擬的。

“洛州刺史范仲淹隨天命大將軍討伐爾等,識時務者為俊傑!”

楊業又報上范仲淹的名聲,動搖宋軍之中所有認識范仲淹的文臣武將。

“範公!”

宋軍之中,認識范仲淹的狄青、種世衡等武將,聽說范仲淹的名聲,果然無比震撼!

尤其狄青、種世衡二人,范仲淹曾經是他們的上級,提拔過他們,對他們有知遇之恩。

范仲淹更是教導狄青要多讀書,狄青才能精通兵法,有後來的成就。

狄青與呂蒙相似,前期只是一員莽將,後來范仲淹、孫權勸學,才有更大的成就。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狄青一直對范仲淹心懷敬意。

“不曾想,會在沙場之上,與範公兵戎相見。”

狄青看向夏軍陣營,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范仲淹,萬分唏噓。

即將與曾經的上司交戰,讓狄青五味雜陳。

“幸好孫兒种師道、种師中沒來……”

與范仲淹對陣,種世衡也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還好張華沒讓种師道、种師中兩個種世衡的孫子來對付他。

不然,到時候就是爺慈孫孝了。

“狄青、種世衡啊……”

范仲淹看到昔日抵禦西夏的部將狄青、種世衡,心情也異常複雜。

如果狄青、種世衡前來投靠,范仲淹的洛州軍團也會因此壯大。

“柴榮留給趙匡胤打天下的精兵,戰鬥力遠非北宋末年被女真人欺凌的弱小宋軍可比,而是敢於在平原上與契丹人血拼的精銳。”

“趙匡胤的宋軍,軍陣整齊,人數眾多,怪不得李績也被圍困於大梁城中。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算是一員厲害的皇帝,不可小視……”

張華觀望趙匡胤的宋軍的陣型,發現宋軍軍陣森嚴,絕非輕易可圖。

“只是,趙匡胤啊趙匡胤,不知道我使出柴榮這張牌,你是否能夠承受得起它的分量?”

張華手握柴榮這張最大的底牌,穩操勝券。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