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子,城池已破,還不投降?!”

趙匡胤被林仁肇屢次耽擱,惱羞成怒,一直追殺至內城。

內城的城門還沒有合上,趙匡胤已經來到城門,拼死攻擊戍守在內城門的夏軍士卒。

退至內城的李績看到林仁肇居然惹怒趙匡胤,讓趙匡胤一路追殺至內城門,也是愣了一下。

在趙匡胤每次攻城時,林仁肇都會上前阻攔,這才徹底觸怒趙匡胤。

“薛仁貴,設法活捉趙匡胤!”

李績沒有放過這個機會,而是命令薛仁貴生擒趙匡胤。

或許林仁肇無法擊敗趙匡胤,但薛仁貴在這座城池,是唯一一個有能力活捉趙匡胤的武將。

“遵命。”

薛仁貴從箭囊中取出一支破甲箭,對準了趙匡胤。

周圍的天地靈氣瘋狂向薛仁貴的弓箭聚集,薛仁貴鎖定了趙匡胤,氣勢在不斷上漲,箭域展開!

“不好!”

趙匡胤意識到自己上頭,進入薛仁貴的箭域,趕緊後撤。

“乾坤一箭!”

薛仁貴釋放一箭,弓箭的速度,突破音障!

趙匡胤與薛仁貴距離不到百步,要是被薛仁貴這一箭射中,說不定趙匡胤也要重傷!

趙匡胤咬緊牙關,蟠龍棍砸出,正面迎擊破空而來的弓箭!

“殿下當心!”

狄青騎著戰馬,攔在趙匡胤身前,與趙匡胤合擊薛仁貴的蓄力一箭!

轟!

兩把兵器擋在前方,薛仁貴蓄力一箭蘊含的真氣爆炸,震塌兩座木屋,積雪灑落。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果然名不虛傳。狄青,多虧有你護衛,否則我難逃一劫。”

趙匡胤灰頭土面地向後撤退,對狄青更加讚賞。

“敵軍退入內城,還需徐徐圖之。”

狄青見三萬多夏軍退守內城,知道無法做到一鼓作氣,攻破內城,於是提醒趙匡胤,步步為營。

趙匡胤開始集結攻入外城的宋軍,繼續進攻內城。

潘美、曹彬、王全斌、慕容延釗、高懷德、種世衡等宋軍武將,重整旗鼓,與趙匡胤圍困內城。

“進入外城的兵馬,約有12萬人,而內城守軍,估計不到4萬人,不用七日,即可陷城。”

宋軍軍師趙普隨趙匡胤進攻內城,精確判斷出內城守軍的數量。

“大唐李績、契苾何力、薛仁貴等人,著實難以對付。”

趙匡胤與前朝的武將交戰,領會到李績、契苾何力等大唐名將的厲害。

李績、薛仁貴等盛唐名將,比趙匡胤同一個時代的對手強大多了。

突然,趙匡胤聽到留守城外的趙光義傳來鳴金收兵的聲音,一員宋軍武將從城外疾馳入城,焦急萬分:“主公,大事不好,對方援軍到來,人數超過數萬!”

“對方援軍,竟然來的如此神速,恐怕要大難臨頭了。”

趙匡胤聽說數萬援軍抵達大梁外圍,久經沙場的他意識到對方有備而來,知道接下來更加難辦了。

宋軍趕緊調整部署,趙匡胤佔據外城,而趙光義在城外駐營,互為犄角。

“籲!”

“傳令全軍,停止行進!”

陳慶之率領白袍軍,在城外停下,與趙光義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