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算是一個強敵,巔峰時期重建八旗,擁兵四十萬,擊敗崇禎皇帝,又南下與曹操爭雄。

但就是這樣一個強敵,卻在與夏軍的戰鬥中,被張華的部下斬殺。

趙匡胤臉色也變得鄭重無比:“看來擊敗努爾哈赤的張華,是比努爾哈赤還要棘手的強敵。此人擊敗努爾哈赤,其野心也在於中原。看來,我們的第二步戰略,沒有那麼簡單實現。”

趙普說道:“努爾哈赤死於張華手中,防守汴州的是努爾哈赤之次子代善。代善若是得知努爾哈赤之死,又走投無路,必定會投降主公。主公可不費吹灰之力,取下汴州,還能得到幾千精兵。”

“言之有理!”

趙匡胤以趙普為軍師,趙普也是王佐之才,第一時間為趙匡胤謀劃,牟取最大利益。

趙匡胤立即令人在城下喊話,讓代善得知努爾哈赤已經戰死。

“我不相信!父汗武藝高強,又用兵如神,怎麼會戰死沙場!這一定是趙匡胤故意詐我!趙匡胤麾下有一名謀士趙普,詭計多端,這很有可能是他想出的陷阱!”

代善沒有輕信宋軍。

這個世界各種謀士出沒,這些謀士使用各種詭計,防不勝防,代善草木皆兵。

不過,趙普早已經算到了這一點,在回來的途中,勸說兩個牛錄投降,然後讓這兩個牛錄出面,勸降代善。

這兩個牛錄隸屬於努爾哈赤最親近的正黃旗,他們的話,代善不得不相信。

“張華竟然殺了父汗!”

代善聽說努爾哈赤戰死,幾乎咬碎牙齒,果然如同趙普的推測,舉城向趙匡胤投降。

趙匡胤手握蟠龍棍,接受代善歸降。

周圍的護衛也表情輕鬆,相信代善不敢亂來。

趙匡胤個人武力太高,以至於趙匡胤的親兵基本不用擔心趙匡胤被刺殺。

“罪將代善,願意歸降明主,望明主為家父報仇雪恨!”

代善向趙匡胤跪拜。

趙匡胤乃是宋祖,無論用兵還是個人武藝,無可挑剔,代善不覺得輸給趙匡胤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而且,代善知道趙匡胤的目標也是中原,與張華遲早有一戰,可以利用趙匡胤與張華的衝突,為努爾哈赤報仇。

趙普向趙匡胤示意,建議趙匡胤收下代善當狗。

八旗旗主又如何?

在趙匡胤面前,只有當狗的份。

張華是前所未有的強敵,宋軍必須利用一切條件,擊敗張華。

“主公,一支夏軍,正在逼近汴州!”

趙匡胤收編代善的幾千旗兵,北宋名將潘美向趙匡胤稟報軍情。

“眾將士,隨我出城迎戰!”

趙匡胤為一代梟雄,又是武將出身,並不怕事。

如果連剛剛經歷過大戰的夏軍都無法擊退,趙匡胤也無法坐穩宋王的位置。

幾十員武將追隨趙匡胤出城,迎擊李績的夏軍。

“夏軍!”

代善咬牙切齒,對夏軍充滿恨意,與趙匡胤一起出城。

李績帶兵迫近汴州,此時汴州已經豎起了宋軍的軍旗。

“看來,來晚了一步。儘管趙匡胤的兵馬眾多,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攻陷汴州,能力著實不俗。不如佔領汴州西邊的鎮子,就此打住……”

李績分析形勢,認為剛剛經歷大戰,兵馬已經不足以攻下十幾萬宋軍據守的汴州。

然而,趙匡胤此時已經帶兵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