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得四百座軍州都姓趙!

此時趙匡胤親自帶領宋軍登城,代善的旗兵完全潰敗。

旗主代善帶著旗兵在汴州城內,與宋軍進行巷戰。

趙匡胤親自推開城門,位於城外的宋軍騎兵入城,旗兵更加難以招架。

趙匡胤的宋軍是在亂世之中打出來的精銳,可以硬撼契丹騎兵,對付只有一個旗的兵力的代善,輕而易舉。

趙匡胤身披重甲,百斤蟠龍棍在趙匡胤雙手間飛旋,殺入旗兵之中,所向披靡,被蟠龍棍砸中的旗兵撞擊兩側的房屋,哀嚎遍地。

在汴州,趙匡胤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沒有敵手!

整個八旗軍,未必可以找到一個武力超過趙匡胤的武將。

代善的兵馬崩潰,只能退守內城。

十幾萬宋軍包圍內城,代善身邊只剩下幾千人。

代善面對英勇善戰的趙匡胤,自知不敵,深感絕望。

除非努爾哈赤親臨,或許才有希望。

趙匡胤在禁軍的擁簇下,出現在內城下方:“代善,你不是我的對手,何況,寡不敵眾。如果你乖乖束手就擒,可以活命,否則一旦攻破內城,全部旗兵,皆要坑殺。我趙匡胤,說一不二!”

代善大怒:“我乃大金汗努爾哈赤之子,豈可投降於你!”

趙匡胤微微皺眉。

代善畢竟是旗主之一,利用汴州城的城防工事,已經給趙匡胤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導致趙匡胤遲遲沒能拿下汴州,也就沒能從夏軍與八旗軍的戰鬥中獲取更多的好處。

本來按照趙匡胤預計的計劃,發動兵變,取代周恭帝柴宗訓,稱宋王,然後出兵攻下汴州,再趁著夏軍與八旗軍兩敗俱傷,完全吞併努爾哈赤的領地。

但被代善阻擋之後,趙匡胤可以拿下汴州以及周圍的鎮子,已經算是不錯了。

“準備攻下汴州內城。”

趙匡胤召集兵馬,準備親自帶兵拿下代善防守的內城。

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繼續消耗在汴州了。

趙匡胤的目標是整個中原,而不是一座汴州。

“讓開,我要見宋王!”

在趙匡胤換上一副新的盔甲,準備攻城時,幾匹戰馬在汴州的街道疾馳,宋軍將士紛紛避讓。

幾個騎兵一路來到趙匡胤面前,這才翻身下馬。

為首一人,是一名謀士。

“則平,你終於回來了。這麼說來,夏軍與八旗的戰鬥,已經結束了。我還是遲了一步。”

趙匡胤見到這名謀士,不難推測夏軍與八旗的戰鬥落幕。

這名謀士是趙匡胤的軍師——“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

趙普一直在暗中窺視夏軍與八旗的戰鬥,既是監視夏軍的進展,為趙匡胤決策提供建議,又是在收集夏軍和八旗的情報,因為夏軍、八旗都有可能會成為宋軍的強敵。

趙普必須保證宋軍可以萬無一失地佔領整個中原。

趙匡胤、趙普,都是志在天下之人,割據宋州,只是第一步,然後虎踞中原,最後取得天下。

趙普正在為實現第二步戰略做準備。

趙普一直在窺視戰場,此時回來,所以趙匡胤不難想象,夏軍與八旗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趙普臉色凝重:“夏軍大勝,努爾哈赤戰死沙場,夏軍兵分兩路,其中一路兵馬,正在向汴州行軍。”

“努爾哈赤竟然死了?”

趙匡胤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