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陳橋兵變:宋王,趙匡胤!(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場所有人都提前預料到的兵變,還是發生了,儘管發生的時間,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推遲了許多。
叛軍佔領王宮,剛才還在與後周大將交談的皇帝柴宗訓,被符太后抱在懷中。
年輕貌美的符太后看到後周大將帶兵進入宮中,雖然早就料到了這一場兵變,但符太后還是有些歇斯底里,劈頭蓋臉呵斥:“趙匡胤,你可忘記,當年是何人提拔你到這個位置!”
後周大將趙匡胤一臉冷漠:“正是因為知道,因此我才會推遲了三年,才發動兵變。”
趙匡胤是結束五代十國的皇帝,但這是因為後周的皇帝柴榮英年早逝,趙匡胤才能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否則,如果柴榮沒有英年早逝,那麼結束五代十國的,可能不是趙匡胤,而是柴榮。
柴榮的能力,很強,非常強。
趙匡胤也是柴榮一手提拔的大將,本來趙匡胤是柴榮的部將。
五代十國,重武輕文,武將兵變,和家常便飯一樣頻繁。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柴榮死後,主少國疑,趙匡胤就有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契機。
趙匡胤正是在柴榮死後,與符太后、柴宗訓還有一群后周的文武大臣穿越到宋州一帶。
為了拉攏後周的文臣武將,趙匡胤又隱忍了三年,打下宋州等地盤,完全更換自己的心腹掌握兵權,趙匡胤這個時候才發動兵變。
當然,趙匡胤推遲陳橋兵變的時間,還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個世界,柴榮可能沒死!
柴榮穿越過來的時間點,不一定與趙匡胤一樣。
趙匡胤對柴榮的感情相當複雜。
一方面,柴榮對趙匡胤有知遇之恩。
另一方面,趙匡胤在柴榮死後,立即著手篡位,與曹操、司馬懿等人行為並無區別,反而更加果斷——五代十國,武將叛亂再容易不過了。
所謂陳橋兵變,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趙匡胤自己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是趙匡胤一手策劃。
如果周世宗柴榮在這個世界沒死,趙匡胤還真不敢與自己以前的主公交戰。
這就是趙匡胤為何來到這個世界後,遲遲不敢發動兵變的原因,而且還在不斷打聽柴榮的下落。
直到現在,趙匡胤還是無法打探到柴榮的下落。
或許柴榮在哪一場戰鬥中,已經兵敗身亡。
又或者,柴榮小時候穿越過來,被山賊殺死了。
總之,趙匡胤確定找不到柴榮之後,又親自帶兵攻下眾多城池,終於決定發動兵變,廢掉柴宗訓,名正言順稱王。
至於稱帝,等佔據整個中原之後,再稱帝,也為時不晚。
趙匡胤在帝皇之中,不算是最前面一檔,與秦皇、漢武、唐宗還差了一點意思,戰功方面則不及成吉思汗。
不過,趙匡胤在一眾皇帝之中,也很強了。
要是趙匡胤沒有這點隱忍能力,也不會成為中原的大諸侯之一。
符太后繼續呵斥:“呸,趙匡胤,你欺負孤兒寡母,算什麼本事!要是我的夫君還活著,他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來人,好生安置二人,要是他們少了半根毫毛,你們皆是死罪!”
趙匡胤揮手,令人將符太后、柴宗訓帶下去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