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起的蹤跡(第3/4頁)
章節報錯
從此,吳起棄儒學兵。
另外,吳起還殺妻求將,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要超過一切。
即使拜子夏為師,也是為了豐富吳起的治國變法理論,並不是真正歸入儒家。
吳起是兵家的代表者,也不會考慮重新回到儒家。
“我們許久未見,且小酌一番。”
子夏不反對吳起的追求,而是與吳起敘舊。
“我遊歷多時,已經有些許疲倦,正好與老師詳談。”
吳起在子夏的府邸住下。
張華還不知道自己與諸子百家之中的兵家亞聖吳起擦肩而過。
圍攻大梁城的范仲淹、李績已經向張華求援,以確保可以拿下大梁城這座堅固的城池。
張華需要帶兵南下,與范仲淹、李績匯合,因此才會任命信陵君擔任滁州主將,鎮守這片領地,以免被劉秀或者李克用攻下。
“高順帶著募集的兵力,前去洛州夏城練兵。”
張華將高順調到夏城,訓練陷陣營。
一旦高順的陷陣營訓練完畢,向東可以攻略中原,向西可以支援關中,向北可以救援河內、滁州。
隨著張華的領地擴大,夏城的位置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
河洛為天下的中心,可征伐四方上下。
除了高順,魏延、田橫、魏斯等人,也被張華帶走,徹底瓦解他們建立的勢力。
“主公,有一騎兵百人將,在村莊遇到了一人。此人自稱是三國馬良,此言可能非虛。主公如有閒暇,可見一下此人。”
張華即將離開上黨城之前,王守仁向張華引薦三國馬良。
“馬良?”
張華還真沒想到會在這塊地方遇到蜀漢的文臣馬良。
馬良是荊州士族,出使東吳,安撫五溪蠻,但劉備在夷陵之戰兵敗,馬良也因此戰死。
馬家五常,白眉最良。
白眉馬良是馬家五兄弟中,能力最強的一個,可惜死得早,否則以後說不定也是蜀漢最高層之一。
呂蒙白衣渡江,以及夷陵之戰,這兩戰,讓蜀漢損兵折將,損失無數良將和文臣,導致後期諸葛亮也挺為難。
魏延與楊儀不合,諸葛亮都忍了下來。
劉備認為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還是嘗試讓馬謖獨當一面。
這都是因為蜀漢缺人。
既然馬良出現在此地,那麼張華還真有必要招攬此人,指不定馬良會有些奇奇怪怪的天賦。
“帶馬良來見我吧。”
“屬下這就下去安排。”
在王守仁的安排下,白眉馬良被張華召見。
張華打量馬良的長相,馬良的眉毛,還真有一撮白毛,怪不得被稱為白眉馬良。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季常來投,我大業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