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勣令人打著李密的魏公旗幟,將夏鎮眾人吸引至瓦崗寨。

張華坑了單雄信一把,又招攬猛將程咬金,帶兵追擊至瓦崗寨。

徐世勣站在瓦崗寨的城牆上,望著兵臨城下的夏鎮兵馬,心情複雜。

不久前,瓦崗軍還在圍攻梁家堡,而現在,夏鎮兵馬正在圍攻瓦崗寨。

“勸降李密。”

張華、陳宮等人都被徐世勣的李代桃僵之計欺騙,以為李密逃回了瓦崗寨,於是派人進入瓦崗寨勸降。

“蔣欽、陳午、廖化、耿恭,奉命來援!”

張華兵臨瓦崗寨不久,四員武將帶兵攻入瓦崗寨的勢力範圍,來到瓦崗寨下方,與張華匯合。

四員武將合力擊退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的鑲黃旗兵馬,來與張華合力攻打瓦崗寨。

為了擊敗阿濟格,這些武將折損千餘人。

不過只要吞併瓦崗寨,那麼一切損失都能彌補。

“此次征戰,空前慘烈,辛苦諸位了。”

張華掃視這群苦戰多時的武將,因為瓦崗寨和多爾袞這兩個強敵來襲,夏鎮武將凝聚力空前,這些武將對所在的勢力產生了歸屬感。

花木蘭為了阻擋單雄信擊殺張華,奮力作戰,身受內傷,讓張華不免心疼。

其餘武將,也在此戰多次受傷,無不立下赫赫戰功。

缺少任何一個武將,或許都有可能落敗。

种師道說道:“我等蒙受主公恩情,這不算什麼。”

“等攻下瓦崗寨,我會設宴招待諸位,看各自功勞進行擢升。”

張華在眾人捨命立功之後,不能沒有表示。

眾將答道:“多謝主公!”

張華帶領他們擊敗一個個強大的勢力,威望大漲,這些武將已經陸續稱呼張華為主公。

他們相當於重生,重新選擇勢力。

張華一邊著手攻打瓦崗寨,一邊派人進行招降。

張華不會給李密喘息的機會,他只給瓦崗寨半天時間考慮是否願意歸降。

不降,則打到降為止。

“主公,瓦崗寨守將徐世勣聲稱願降!”

出使瓦崗寨的使節回來,帶回了好訊息。

“奇怪,李密不是帶兵逃回瓦崗寨?怎麼瓦崗寨守將變成了徐世勣?”

夏鎮眾人追擊李密的將旗,見到大量騎兵產生的滾滾沙塵,進入瓦崗寨,自然下意識認為李密退回瓦崗寨自保。

陳宮稍一思索,大概明白其中是非曲折:“不好,這是徐世勣的李代桃僵之計。他故設疑兵,讓我們以為他是李密。真正的李密,可能早已經離開此地。”

“徐世勣的智謀還真是超群,僅僅以障眼法,就騙過了我們。不過徐世勣似乎沒有用盡全力。”

張華總覺得徐世勣有所保留,沒有全力以赴。

“讓徐世勣前來見我。”

張華差點被李密的伏兵之計擊殺,擔心智謀更高的徐世勣在瓦崗寨伏兵,為了安全起見,張華令徐世勣來到張華營中相見。

徐世勣帶著幾個親信到來,這些親信手中還捧著大量文書。

張華見到了瓦崗寨的軍師徐世勣。

瓦崗寨時期的徐世勣不過二十來歲,與張華年紀相仿,還能征戰數十載。

“此乃瓦崗寨所有村鎮的戶籍,瓦崗寨原本有人口二十五萬,並秦鎮,得人口七萬,則有人口三十二萬。因為梁家堡攻防,瓦崗軍以及多爾袞的僕從軍損失兩萬多人,李密又帶走數千人,故現在應當只有人口二十九萬。”

徐世勣如數家珍,說明最重要的人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