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部將說道:“少保大人,我們擊敗這支八旗軍,他們逃回後金國,努爾哈赤肯定會派出更多兵力,前來討伐我等。三峰山,可能難以待下去了。”

“三峰山地形險峻,我們若是想守,人心一致,他們沒有那麼容易攻下。”

明軍武將加強對三峰山的防守。

他的領地,有數萬人口,結寨自保,認為可以堅守一時。

潰敗的甲喇額真逃回三峰山附近的陽翟城,向屯兵在此地的努爾哈赤求饒。

“你領五個牛錄的兵力,還有一支漢軍,前去討伐一支潰散的明軍,結果輕易中計,損兵折將,從此貶為牛錄額真。”

努爾哈赤臉色陰沉。

甲喇額真帶去的兵力不輸於明軍,結果卻因為中伏而戰敗,這點,努爾哈赤無法接受。

甲喇額真說道:“請大汗息怒。奴才在殺出重圍時,生擒一個明軍,已經拷問清楚這支明軍的主將是何人。敗給此人,奴才認為理所當然。”

努爾哈赤臉色這才稍微緩和,至少這個甲喇額真帶回來了確切的情報:“你做的還算不錯。在三峰山結寨自保的明軍武將是何人?”

“明朝少保于謙。”

“竟然是保衛紫禁城的于謙。”

努爾哈赤和在場的後金國武將,自然知道明朝的忠臣于謙。

土木堡之變,明朝皇帝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虜,于謙臨危受命,負責保衛紫禁城,沒有屈服於蒙古人,對大明有再造之功。

“此人在守城方面,頗有心得。不過於謙的名聲在於其氣節,帶兵打仗,未必能及諸位。”

“于謙在三峰山招兵買馬,不時襲擊我們的糧道,遲早是一個隱患。不如調動大軍,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三峰山的明軍。”

“何人可為主將?”

“父汗,此事就交給我吧。我有一計,可破于謙的明軍。”

皇太極毛遂自薦。

努爾哈赤看向自己這個傑出的兒子,皇太極的表現令其滿意,但與此同時,努爾哈赤在心底也有些忌憚這個成長起來的兒子:“我給你十五個牛錄的兵力,速破于謙。”

“多謝父汗。”

皇太極得到十五個牛錄的兵力,至少有五千八旗軍,再加上一些漢軍八旗、蒙古八旗,對付于謙的幾千明軍,胸有成竹。

于謙因為躲入三峰山,缺少兵甲,明軍基本靠意志在支撐。

多爾袞跟著皇太極出來:“皇太極,于謙善守,又佔據三峰山的地利,你打算怎麼啃下這塊硬骨頭?”

皇太極露出自信的笑意:“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只要利益足夠,總會有人願意為我賣命。像是明朝於少保這樣的死忠之士,可不多見。”

多爾袞與皇太極對視,他發現了自己總是比不過皇太極的原因。

皇太極擅長利用人心,常常決勝於戰場之外。

這種能力,是多爾袞所欠缺的。

“你剛剛回到我的麾下,還是一個新面孔。你帶一隊兵馬,前去投靠於少保。”

皇太極指使一個漢人武將,去三峰山投奔于謙。

“末將遵命……”

這個漢人武將臉色變化不定,卻還是被皇太極的天賦控制。

新世紀